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茶具

中国古代茶具文化

发布时间:2019-10-29 16:05:56 来源: 茶具文化 作者:小茶具
 

 

定窑功夫茶具

 

 

 

   茶具作为茶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相传,新石器时代晚期,神农氏在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现茶有神奇的解毒功效,茶的药用价值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最初人们对茶的认识仅停留在药用价值的阶段,咀嚼茶叶,或把茶与其他食物混用。当时,人们已经择地而居,生活渐渐地稳定下来,并开始制作简单的陶器.存当时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一器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可见,在茶叶的最初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如果说一定要找寻源头的话,新石器时代的陶罐、陶钵倒可以看成茶具的源头。

 

  商周时期,滔文化泛滥,对茶的利用稍显逊色,史书中关于饮茶的记载很少,仅仅提到巴蜀(今四川省境内)一带是茶树的发源地,当地人曾把茶叶作为贡品献给周天子。

 

  到了汉代,关于用茶的记载开始多起来,王褒在《僮约》中提到“烹茶尽具”,可见当时已有用来烹茶的器具。东汉时期由浙江上虞一带的制瓷工匠创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器具,这也为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晋时期,茶具的使用更为普遍,西晋著名文学家杜毓的《舜赋》,是第一首吟咏茶的诗赋,对茶器的描写提到“器择陶简,出自东隅”。一般理解为茶器选择陶瓷器,这些瓷器来自东边的瓯(隅通瓯)窑。瓯窑青瓷规模很大,当时人们选择瓯窑青瓷作为茶具已很普遍。


  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在南方一带的上层社会渐渐流行,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中,开始出现茶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瓷盏托,盏托的使用目的是为了防止茶碗烫手而设计的,这种新器型在日后得到了更大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