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的大诚与大信 ——专访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会长程宝山中将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建立诚信体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诚信文化中,军队的诚信文化又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比较陌生的内容。军队诚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人民军队的诚信文化对社会有些什么影响?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会长程宝山中将。
问:程会长,您是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的掌门人,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请您介绍一下军事文化研究会的情况好吗?
答:好的。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是2014年2月经中央军委、原总政治部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主管单位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其宗旨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传统,总结军事文化建设经验,培养军事文化人才,传播军事文化知识,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为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为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军队贡献力量。
军事文化是人们在军事领域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于中国是一个几千年历史传承的统一国家,因此中国的军事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深邃丰富。无论是古代军事文化,还是近现代军事文化,特别是我们独特的红色军事文化,都是非常精彩的,可以说是一个军事文化的宝库。我们说的中国军事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大智慧、大视野、大战略。军事文化来源于战争实践,并对新的战争实践起着指导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着自身。军事文化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传承性,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文化复兴、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大战略中,中国军事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创新发展,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用军事文化去影响社会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文化,是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的一项光荣的战略任务。
问: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做过哪些有成效的工作或活动?
答: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一是首次成功举办了中国军事文化高端论坛。当今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化大繁荣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交流激荡,新的文化理念、文化形式层出不穷,各种文化论坛蓬勃发展,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等等,可谓百花齐放。论坛已成为当今人们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放眼望去,在众多的论坛中,唯独没有军事文化论坛。中国军事文化高端论坛的创立,就填补了这样一个空白,也给军事文化从军旅属性进一步走向社会、面向大众提供了一种选择。军事文化研究会已分别以“军事文化与强军目标”、“长征精神与强军实践”为主题举办了两届高端论坛。今年我们将举办以“军民融合”为主题的第三届高端论坛。
二是推出了《今日钢铁长城》----“强军梦”大型系列摄影展的首展。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强军梦”的概念后,首次围绕强军梦举办的摄影展,整个展览将主题全部聚焦在军事上,集中展示了科技强军的武器装备及其训练成果,集中展示了我军将士能打仗、打胜仗的自信和素养,集中展示了我军执行援外维和任务的能力。这个展览已经走出国门,于2015年应邀到埃及进行了两次展出,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这是军事摄影展首次走出国门。
三是编辑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将军文化典藏》(诗词卷10卷本)。这是我们推出的一套大型系列丛书,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凸显了将军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了当代军人的价值追求、生活理念以及将军这一群体的文化情怀、道德操守、志向意趣。第二批10卷本散文卷已完成选编工作。
四是设立了军事文化讲坛。军事文化讲坛是坚持政治导向,突出军事特色,弘扬时代精神,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大课堂,是社会公益课。先后邀请金一南、徐焰、赵丕、乔良、戴旭等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讲座20余次。全国几十家平面和网络媒体就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
五是推出了《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雷锋生前所在团学雷锋主题摄影展》。以“雷锋团学雷锋”为主题的摄影展在全国尚属首次,意在推动深入学雷锋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是举办了《共和国上将书画作品展》。这是军事文化研究会的一个品牌项目。首届以《抗战精神:不屈的国魂》为主题,从军事文化独特视角,着力诠释共和国上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思考,学习宣传了习近平主席“9·3”讲话的重要精神。目前正筹备以“英雄礼赞”为主题的第二届展览。
七是举办了以互联网与强军梦为主题的网络论坛。这是一次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政治工作要过好网络关论述的主题论坛,以社团出面牵头、面向社会互联网相关活跃群体来组织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近百家媒体、自媒体联署发布了《网络倡议书》,引起社会关注。
八是编纂出版大型军事理论丛书《文韬武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与人民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版大型理论丛书《文韬武略》。这套丛书旨在总结整理我军自建军以来的军事理论成果,传承、弘扬我军优秀军事文化,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发展。这套丛书已正式列入人民出版社出版计划,进入纪念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工程。
九是组织创作拍摄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红色记忆》。拟分《纪念碑的故事》、《战将传奇》、《英雄连队》、《根据地的故事》等专题,全景式地纪录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红色历史,使之成为一部史诗性的电视纪录作品。
问:军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您认为,目前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是需要关注和加强的?
答:当前需要关注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这包括军事战略、作战理论、军队编成和建设原则等,军事理论是军事文化的核心,对制胜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的情况下,加强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是对军事文化优秀传统的研究和传播。文化是历史实践的成果,它的传承是不能割断的,一旦文化传承断裂了,那对一支军队甚至一个国家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谁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颠覆一个国家,否定它的军队历史和军事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也是近几年历史虚无主义有所泛滥的根子。当前,我们传承优秀的特别是红色军事文化传统的任务很迫切,任务很重,我们决不允许否认我们的历史,否认我们的英雄,必须让红色血脉代代传承。
三是军事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文化是历史传承,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就会从先进变为落后。因此,文化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未来战争的需要,是军事文化建设的一个大课题,这个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习主席强调的如何过好网络关、时代关。
四是军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的军事文化特别是革命的红色军事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具有极大的挖掘研究和保护价值,比如仅烈士纪念碑全国各地就有几千座,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记载,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对于我们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专题的研究报告。
五是军事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一些事情。军事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是国家外交和改革开放大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选项、做工作,让世界通过军事文化的具体交流、具体实际的认识了解中国的军事战略和国防政策,为“一带一路”等大战略的落实提供文化支持。
与此同时,最需要特别强调必须很好研究、学习和贯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军委主席以来,站在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需要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与改革的重要论述、理论和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优秀的军事文化,开启了我国军事改革的历史性进程,这将在根本上决定我们这支从古田再出发的人民军队,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变革和强大,以实现伟大的强军梦、中国梦。
问:几千年来,诚信文化影响和滋润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你认为,诚信文化在军事领域是否也有体现?
答:中国几千年来倡导的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的理念,昭示了诚信文化的珍贵价值。毫无疑问,诚信的理念在军事文化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军中无戏言”一说,说明诚信在治军带兵中的作用。治军重诚信,无诚信则事危。军事行动小则事关将士生命,大则事关百姓安危、社稷存亡。在中国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就是周朝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用烽火台戏耍诸侯的办法,换得了美姬一笑,但从此失信于诸侯。等到敌军果真来犯时,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这个古老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即使在旧军队,军无诚信,也是必败无疑。对于军人来说,在战争中,谎报军情,是杀头的死罪。所以说,讲诚信是军队立威、军人立命之本。讲诚信,对社会而言很重要,对军队而言更重要。我们常说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说明诚信是对军人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诚信文化在军事文化中的重要体现。
问:我们知道,我军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人的最大诚信是什么?
答:我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人肩负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利益不受侵犯和美好幸福生活的神圣使命与任务。因此,诚信对于我军和每个军人而言,具有极其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人民军队的诚信,不是个人义气,而是大诚大信,是更高层次的诚信。军人最大的诚信就是对党绝对忠诚。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人民军队要坚决听党指挥,对党绝对忠诚。军人讲诚信,就是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一切行动听党指挥,一切向党看齐,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而顽强奋斗,自觉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以说,对党绝对忠诚是革命军人的特质,是人民军队军魂的集中体现。
最近我们在整理中国革命中的英烈事迹,其中一些革命烈士的遗文非常令人震撼。方志敏在狱中写的一首诗中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杨超就义时高声朗诵“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吉鸿昌在刑场上用树枝写下他的壮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蒋先云在“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许以高官厚禄,要他脱离中国共产党,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牺牲。”周文雍绝笔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正是他们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大诚大信。
问:数年前,某著名网站曾公布某年度中国人信用大调查,其中军人诚信指数名列榜首。人们心目中对军人讲诚信、守诚信的认可度这样高,您认为有哪些因素?是什么原因?
答:人们心目中对军人讲诚信、守诚信的认可度这样高,无疑是对军人诚实守信的一种褒奖和激励,同时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作为军人,我们应该感谢社会,感谢人民群众!这说明,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军队仍然坚守了我们的主流文化,向社会展示了文明形象,传播了正能量,从总体上抵制了腐朽文化的侵蚀和影响,经受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这完全是我军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我军的光荣传统,坚持不懈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军人等长期有效教育实践的结果。
军人诚信理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常性的养成,这是我军的优势所在。一是理想信念的引导。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诚信就缺乏远大目标,理想是我军的诚信之源,这一点至关重要。二是道德品质的熏陶。我军任何时期都重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这也是我国仁德思想在人民军队中的体现。三是严格纪律的约束。从红军初创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各个时期的条令条例、法规的制定、颁布,无疑对诚信建设和诚信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众多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树立和学习,无疑是给大家一个日常的行为标杆,如学雷锋活动等,向先进人物学习的开展和坚持,都对诚信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五是尊崇荣誉的制度。我军历史上有许多褒扬英烈、先进人物的制度,大大增强了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今年我军首次设立“八一勋章”,更是激发了军人忠诚于党、忠诚报国的使命担当。
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诚信建设,军事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建设对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启迪?
答: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其中也有一些人和势力心理不平衡,忌妒和惧怕中国的发展,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文化舆论的手段,企图唱乱中国、唱衰中国。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我们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充分自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分自信,对中国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充分自信。但真正让我们担忧的则是我们的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大家都可以感受到,金钱对文化的绑架,市场对道德的冲击,已经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文化娱乐的低俗和庸俗,文化价值观念的极度扭曲,尤其是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理论的多方面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冷漠及忽视,非常值得我们忧虑。
当前在整个文化市场中军事文化的逐步被弱化,表面看只是年轻人文化追求的变化,实质却是在庸俗文化、低俗文化泛滥的舞台上,我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先进的革命文化的被淡忘、被丢失。这是一场文化的危机!年轻人的时尚追逐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向标。你提倡什么样的文化,年轻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对青年一味迎合,就是忘记了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在新形势下加强军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军人以戍边守土、保家卫国为己任,履行对党、国家和人民许下的诺言和义务,这是对军人职责使命履行的根本要求。当代革命军人如果没有熔铸在广大官兵头脑中的诚信品格作为道德基石,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也谈不上对当代革命军人职责使命的担当和践行。因此,必须坚持把建设诚信文化,培育诚信品格,作为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问:可以给我们的读者一句赠言吗?
答:诚通天下,信达四海;守诚笃信,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