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创作

两出《小放牛》同名异趣

发布时间:2021-02-24 09:33:22 来源: 今晚报 作者:甄光俊

  近百年来,在京津冀的京剧、梆子戏台上,有两出戏都叫《小放牛》,故事情节却风马牛不相及。一出以载歌载舞为特色备受观众青睐,另一出以滑稽谐趣赢得观众喜爱。

  头一出《小放牛》,全剧只有两个角色,演的是村姑江女在野外迷路,得遇牧童王小,少年男女两小无猜,同作歌舞玩耍,而后作别。这出戏乡土气息很浓,舞姿玲珑,曲调动听,多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大人小孩能演会唱。抗日战争时期,冀中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按照《小放牛》的表演形式,在旧曲调里填上新词,用来宣传抗日。

  小旦、小丑演员全都常演的这出《小放牛》,并非纯粹的京剧,也非梆子,它是一出戏曲化了的小歌舞剧,创作者是进宫给帝后演过戏的梆子乾旦侯俊山。他以华北民间小曲做基础,添上情节后编排而成。光绪初年,他与名丑刘七合作,于北京首演。不久,京津戏台上时兴梆子、京戏同台合演(俗称“两下锅”),梆子、京戏艺人争相照搬这出戏,科班授徒也多以该剧作为启蒙教材。后来侯俊山将它传授给在北京献艺的天津第一代河北梆子女演员张小仙。张小仙的扮相、嗓音无不强于男演员,尤其模仿村姑蹦蹦跳跳时那碎步,轻捷如飞,令人目不暇接,天津观众赠她“飞飞飞”的雅号。又因为该剧别名《杏花村》,京津的戏迷们又称她为“杏花仙子”。《小放牛》成为张小仙的代表作,不仅红及京津,而且应邀赴南洋的吕宋岛演出,声名愈加远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津、北京与张小仙合演《小放牛》的女性名丑宋凤云,本来是梆子青衣演员,因嗓音失润而改演京剧丑角。她做戏诙谐幽默,但不俗气,有京剧第一女丑之称。她在《小放牛》这出戏里扮演牧童,表演轻松,富有情趣,与张小仙配合得满台生辉。她与苏兰舫也合演过这出戏,剧场效果也特别热烈。

  早在侯俊山编演的《小放牛》之前,河北梆子、上党梆子等舞台上,还有另一出《小放牛》,当年也很流行。这出《小放牛》,演的是元末在皇觉寺为僧的朱元龙(朱元璋)的故事:师父命他与另外两名小僧去野外牧牛,朱进到土地庙,喝令土地替他看牛,他自己在供桌上酣睡。元朝大将耿再成奉顺帝之命,寻访追杀奇相异趣之人,发现朱元龙奇异,拔剑欲杀,佛祖显灵,将朱元龙救护,耿再成悟出朱元龙是日后天子,情愿保其开创基业,日后朱元龙果然做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