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创作

汉字与汉文产业(书序)

发布时间:2024-01-19 10:50:21 来源: 法治文艺委 作者:陈鸿彝
      这是一个惊世的伟大奇迹:三、四千年前的古文至今还能为国人所识读、所欣赏、所利用,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今天,把汉字放到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流中,探求其形/音/义持续发展之奥秘,评价其对民族意识/时代精神的强大塑造功能,是一件何等荣耀的事。
汉字,从象形的甲骨文起步,经历了金文结体方整化、隶书笔形多样化、楷体运笔艺术化、宋字构形格式化的递变,而今,它正在电子化的大道上迅速演进。它集成了丰厚的社会文化信息,成为一种历史文化芯片。从一开始,它就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的最佳基础元件,是中华各地各族儿女所共创、共享的通用文化工具。
      早在西周末年,我国先民就制作了“简牍”----那是全球启用最早/最廉宜/最普及的“人造专用文字载体”。它让“书”的批量复制、跨时空传承成为可能;它促成了知识的大面积下沉,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士”阶层----这是一支文化生力军;它引动了百家优品的争先竞发,形成我国第一轮知识大爆炸,为我国汉字产业的开张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大典。简书通行了上千年,是先秦-汉魏一切文化知识的主要载体(另有帛书之类)。同期举世无二。
      秦汉时代,汉字走上了“秦变”之路。先秦篆体字原只是横直线段的组合,秦时发生了笔形大分化,有了点横撇捺竖钩挑折,而不同部位的点横竖折又各有艺术变形。秦隶是方块字结体的历史飞跃。汉代文化界开启了汉字形/音/义的理论研究,积累成训诂之学、章句之学、目录之学,出版了字书、辞书,空前提升了汉文产品的生产力和社会接受度。其时,出现了职业书手与专业书市。国家统筹社会文化教育,统筹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市场营销;强力贯彻“书同文、行同伦”的国策,为迎战尔后五百年的大分裂/大动乱预先集聚了深厚的文化潜力。
      六朝时代,汉字的运笔艺术化了,纸、墨、笔、砚也都社会产业化了,这就让汉文产品的高质量/高产出有了高水平的工具保障。辞章之学、声律之学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字词的意义含量与情感容量,这是单纯表音文字所梦想不到的境界。它提升了中华文明之表达式的民族审美品性,开启了汉文产品走进各族人民、走向境内外市场的广阔前程,使之成为中华各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纽带,为汉文作为“全民通用文字”札下了不拔之根,从而保证了中华民族在500年血火纷争中的坚持与胜出。如果跟同期的“罗马帝国”之经不住“北蛮”的一次扫荡就“退回到旧石器时代去了”相比,汉文的生命力之辉煌就更为显著了。
      从隋唐起,我国的造纸业、出书业成为重要社会文化产业,唐代雕版印刷业走出了国门,卷轴装纸书成为唐代公私收藏的主体,书法艺术全方位介入民族文化生活。初唐又进行了一次全国性汉字整理,规定国家法定文件与经典必需用正体字;社会交际、私人作品则可用通体字;至于民间医农百业之书柬/碑帖/契约之类,则不妨使用俗体字。“三体并存而用途有别”,保证了大唐文字使用的原则性和包容性、丰富性。唐诗/唐文/唐传奇的全面平民化,更是全社会文化水准极大提升的突出标志。所谓“汉唐文明”,原是由一个个“历史文化芯片”累积而成的。
      宋代汉字产业飞速发展,实现了造纸/印刷业的经营基地化(江浙闽赣与蜀地的造纸/出版基地成片成片地出现),劳动组合工序化(它兆始于<考工记>时代),生产作业机械化(只是尚欠动力机械化),书面产出名品化(宋版书至今仍是名品中的名品),并做到了境内外雅俗读物的营销一条龙。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业态己登上世界超一流的巅峰。宋代书院、诗社及勾栏、书铺活动的展开,是社会活力的新表征。又,宋代活字排版术的应用以及“宋体字”的格式化,适应了批量式排版印制的客观需要。另,宋代版本目录学与金石考古学的成熟,使信息的传承、梳理、辨识、检索,有了精准的科技手段(当今电子检索用的“菜单”,不过是目录学的降格使用)。
      元明清时期,不论统治集团的种族属性如何,都接力推进“书同文、行同伦”,都竭力让汉字形音义得到进一步规范与优化,从而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共同珍爱,体现出汉文优异的“超民族品性”。在中国,从未因汉字的推广使用而引发任何民族矛盾与地域冲突;相反,随着文字出版业、书法应用业的发达(例如春联、楹联、牌匾、碑铭、印章、旗幡、摩岩石刻的普及),随着说唱、戏剧、歌舞等群众宣教形式的兴起,把广大文盲也吸引到文化生活中来了,酿造了浓烈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升了国家文明水准。这一切,世界最优甚至是世界唯一。它为中华民族厚植了共同的文化形态,共同的文化心理,共同的价值取向;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力于阿拉伯文化,共同而切实地助推欧洲突破千年的中世纪禁锢、走向发展的快车道。中外文化的正态对接,展现出世界文明的新曙光;可惜,它遭遇了中外反文明势力的凶蛮阻滞,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藏”。
      近代史的一百年,当中华大家庭面对全球资本疯狂推进“天下归主”之时,当世界各地各国的本土文字、本土文化一一被置换、被铲除之时,我们的国语/国文/国脉/国魂仍能坚守阵地而不溃散,并于艰难竭蹶之中,谋求汉字形音义的守成与新变,谋求出版、印刷、社会宣传、国民教育的更新和发展,基本保住了汉文产品的本土面貌。这期间,欧人在宗教改革中提出了“废除古拉丁文、发展地方话”的时髦口号(古拉丁语原只用于犹太<旧约>等宗教读物的翻译,仅为部分上层宗教人士所掌握),中国便有所谓“新文化旗手”盲目学舌,居然反对全民用了几千年的书面共同语(文言文),干了连满/蒙统治集团也不敢出手的“毁汉文”勾当。好者,这一切都过去了。
      共和国创建后,即让知识武装起亿万工农大众,动员起最活跃的社会生产力,投入空前壮阔的社会变革与文化建设之中;其中,普通话的推广、文字改革的推进、版式/装帧/印制的刷新,标志着全面振兴的中华文化建设之新时代已经到来。今天,明确汉字和汉文产业在电子化、数字化条件下之发展方向与改革路径[只求改善,不容后退],把发展与守成统一起来,思考让中文建设顺应中华文明之振兴的巨大需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当前,民族精神、民族自信的重塑,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新建,有赖于国门之进一步打开,改革之进一步深化,传统之进一步弘扬。在这世纪之初,中国人更要牢记党的二十大的殷殷嘱托:“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只要我们自尊自重,以我为主,奋发蹈厉,推陈出新,我们的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西元2024.01.17]
编辑:姜英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