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视点

音乐剧《丝路之声》:优秀的文旅融合音乐剧范本

发布时间:2023-04-23 09:38:09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王俊婷

    20多年来,中国的文旅融合演出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实景化与奇观化的道路:从最初的张艺谋、王潮歌导演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的平地惊雷、到宋城演艺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绑定,再到如今各地创排的独具特色的演艺项目,越来越多的文旅演出以更丰富的样貌涌现。但是,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多,艺术品质的参差不齐和运营专业化欠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提高文旅融合演出的艺术性,为更多观众带来更富新意与内涵的文化作品,或许是摆在从业者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音乐剧《丝路之声》:优秀的文旅融合音乐剧范本

音乐剧《丝路之声》剧照

  由陕西旅游集团与百老汇巨头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联袂打造的音乐剧《丝路之声》近日在中央歌剧院演出。这部作品或许给从业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文旅演出并不一定要有奇观化与大场面,也可以借助音乐剧的模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以歌舞讲故事”:历史的当代表达

  假如我们要问,近十年来何种类型的舞台剧演出是最炙手可热的,那答案绝对非音乐剧莫属。从国外音乐剧的在中国的巡演,到版权引进的中文版音乐剧,再到纯原创的中文音乐剧,中国的创作者们始终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着属于中国音乐剧的独特表达。在这部讲述了一个穿越故事的略显“套路”的音乐剧中,我们看到了百老汇成熟的音乐剧创作经验和这种制作经验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没有生搬硬套,也没有水土不服——在完成度和艺术展现上斩获了较高的分数。

  在国际知名音乐人金培达和梁芒的操刀下,二十余首旋律动听,歌词优美,既符合国内观众审美习惯,又严格遵守音乐剧创作规律的歌曲,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并推动着情节的展开与剧中人物的塑造。歌舞场面与戏剧场面的有机融合与交替推进,让这部音乐剧真正做到了“以歌舞讲故事”,避免了原创音乐剧中歌舞秀和戏剧场面割裂开来的“两层皮”的情况。

  同样令人感到惊喜的是,这部音乐剧的故事虽略显老套,但在叙事上做到了人物塑造相对丰满,故事情节跌宕曲折,主题表达清晰明确并兼具趣味性与文化符号的展现。可以说,在这个命题作文的考场中,《丝路之声》拿了一个相当高的分数。

  全剧以一个Z时代少年的冒险与成长为核心主线,讲述了迷失在网络世界中的少年,意外穿越到了2000年前的汉代长安,在结识了众多伙伴,领略了汉朝的风土人情后,依靠自己与朋友的力量,改变历史,重开汉代“世界之门”的故事。该剧通过现代男孩与古代不同阶层的人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有爱、惊险、感动的故事,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市井百态、风土人情。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角,在美妙的“丝路之声”里体悟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传承,感受到开放与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和平繁荣的美好。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为了让这趟“穿越”之旅不仅仅停留在文本与台词之上,主创团队使用了全新升级的裸眼3D技术与全息投影,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实现了完美结合,可以说全剧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合。在观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舞台上的科技,看到诸如黄沙漫天和时空穿越等震撼的视觉呈现,以及舞台上诸多文化符号。

  当五轴联动的巨型自动化浑仪在舞台中央快速旋转,当100多斤的沙漠骆驼在木偶控制师娴熟的操纵下缓步上台,当汉代的长安集市呈现在与伫立在舞台两端的近10米的高塔楼空降舞台呈现在我们面前,当巨大的汗血宝马与投影相结合在舞台上飞奔……这些汉代长安的风土人情与丝绸之路上的风光,都以立体且丰富的形象被呈现在了舞台之上。可以说,观众不仅跟随主人公体验了一次冒险与成长的故事,还享受了一场有关历史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融合全息投影与裸眼3D技术的超大立体画面,打破了影视技术与舞台假定性的艺术界限,构成了一种舞台上的戏剧情境与超沉浸感的光影氛围在观众面前交相辉映、互相推动的更加立体的舞台叙事效果,让古老悠久的历史与熠熠生辉的文明通过高技术手段得以彰显,给予当代人以巨大的人文力量和温暖的民族情感,为每一位来到音乐剧《丝路之声》现场的观众都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连通古今的梦想之地与精神家园。

  从艺术和文化层面加以引领,直面行业考验

  当然,对于这部音乐剧来说,仍有许多挑战。此次演出的主要演员几乎都是常年在上海演出的专业音乐剧演员。那么,在陕西西咸新区驻场的文旅演出《丝路之声》,能否保证每场演出都能达到高级别质量,在接下来的运营中如何维持专业演职人员的供给,都是摆在制作和运营团队面前的问题。

  同时,对于在旅游间隙进行放松与歇脚而观看演出的观众来说,一个需要全情投入来欣赏的高水平音乐剧,能否真正地触达观众的心理?或者说,这样一部需要更多情节上的理解、艺术上的欣赏与情感上的共情的作品,对于一些没进过剧场的观众而言,会不会设置了一个相对较高的门槛?这些问题或许是笔者略显悲观的担忧,都将在未来的演出中得到市场和观众的反馈。但好的文化作品不仅仅应该满足观众,还应该引领观众,不论是艺术层面还是文化层面上。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进剧场看戏的习惯远没有像进电影院看电影一样业已养成,但在文旅融合的趋势引导下,这对于观众和创作者而言都是一个机会。如何让观众在为数不多的走进剧场的机会中欣赏到高品质的作品,都是需要制作者、创作者、剧院等各方努力之下才能实现的。音乐剧《丝路之声》只是一个起点,希望未来国内演出市场推出更多好的音乐剧,创作出像伦敦西区以及纽约百老汇《悲惨世界》《歌剧魅影》一般具有文化地标属性的优秀作品。(王俊婷)

[ 责编:陈凡玉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