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原创

刀尖上的舞者

时间:2021-08-19 23:08:42 来源: 法治文艺委 作者:肖范科


  刀尖上的舞者

     ——记广东省公安侦查能手、羊城杰出卫士、广东省人大代表雷虎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鹰鸟已经飞过。

                                             ——泰戈尔
 

  雷虎,1974年出生,北京人。

  记得还是少年时代,只要一有警察进村办事,雷虎总是紧紧跟着,左右不离。他是那样渴望自己长大了也当警察。可是,当警察得有一身好功夫啊。于是他悄悄开始了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还真被他练出了一身硬功夫,他在村里成了孩子王。上树掏鸟窝,下河潜水抓鱼儿,淘气的雷虎可没少给父母添乱子,而恰恰是这些看似顽皮的少年玩闹,不经意间竟打造了他如虎般的超强体能。

  中学毕业后,雷虎如愿考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可是没想到,他在学校遇到全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学习基础差,他的统考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一,全系倒数第二。按照公安大学的规定,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就不发放学位证书。

  雷虎暗下决心:笨鸟先飞,一定要迎头赶上!从此,每天早上当舍友们还在沉睡时,雷虎已悄悄拿起书包出了门。晚上熄灯铃响时,他才从课室回来。同宿舍的兄弟们都笑称他是“神龙不见首尾”。如此一番刻苦学习后,他的学习成绩赶了上来。大学毕业时他的学习成绩已经排到了全班第四名,并获得了学校二等奖学金,同时还夺得了公安大学拳击冠军。

  1998年,雷虎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公安局当了缉毒警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警察梦。

  缉毒警察是一个“神秘” 的警种。他们可能“潜伏”在人群里,可能是城市的清洁工,可能是深山寻踪觅迹的捕蛇者,可能是摩托车司机,可能是酒店的店小二,也可能是娱乐场所阔绰的大老板。但当他们亮剑时,恍如猛虎扑食一样,一招制敌。他们面对的极可能是身藏刀枪、穷凶极恶的贩毒罪犯,随时会有突如其来的流血牺牲,就像在刀尖上行走。

  雷虎就这样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刀尖上的舞者。
 

偷“师学“艺”,演绎生死“无间道
 

  俗话说,刑事警察最劳累,治安警察跑断腿,社区民警说破嘴。而在所有警种中,缉毒警察则是最危险的。缉毒警察所要面对的是刀光剑影,明枪暗箭。稍微大一点的贩毒案,案犯都是枪毒同流。毒魔与死神,时刻潜伏在缉毒警察的身边。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雷虎知道,对付穷凶极恶的毒贩,警察的观察力、识别能力、驾驶技术和格斗技巧以及射击水平等综合素质必须绝对过硬,而这些知识在学校的理论课上是学不到的,需要自己从现实斗争中磨练积累。用他的话说,缉毒警察要学“孙悟空”。

  为了观察毒贩和吸毒人员的活动规律,雷虎连续几个月到广州三元里一带毒害比较严重的地方蹲点观察,暗暗琢磨这些人的活动特征和作息规律。他经常骑着摩托车在一些“瘾君子”聚集的小巷里转悠,甚至扮成“瘾君子”到聚集场所观察他们吸白粉、打针。

  与毒贩的生死博弈,你死我活的一瞬间,要求警察一枪制敌。为了练出好枪法,有段时间雷虎一有空闲就缠着师父教他枪法。师父是个老缉毒警察,在缉毒警察圈子里有“神枪”之称。

  “神枪”师父毫无保留地将他的秘技传授给雷虎:“打手枪不能任意把手臂指向任何方向,要意定神闲,闭眼伸臂,把身体调整至最协调舒适的姿势。大伙往往习惯于用一只眼睛去瞄准,那是错误的,练就双眼瞄准的习惯更可靠。大伙往往习惯于右手食指第二节扣板机,错!这样会使虎口肌肉牵动影响射击的精度,应该用指尖压。大伙往往自然地聚精会神的盯住靶心,错!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对距离不等的目标同时聚焦,要将视距调准在缺口准星上,否则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神枪”师父言传身教,雷虎刻苦摸索磨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在一次手枪射击比赛中,报靶员报:10环。师父走过去验证,会心地笑了,10发子弹都是从一个弹孔里穿过去的。

  从此,雷虎“小神枪”的绰号就传开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雷虎通过“跟班蹲点”,偷“师”学“艺”,耳濡目染之间,他已对贩毒、吸毒人员的行为习惯活动规律等了如指掌,他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路边经过的人经他“一扫描”,便能发现谁可能是“染毒人员”,吸毒人员立马现形。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为了避免毒贩怀疑,勇于冒险的雷虎经常独自一人深入毒穴,智擒毒贩。一次,雷虎得悉广州棠下城中村有人手里有毒品急于出手,他便决定上演一出“无间道”。

  广州城中村,这里是外来人员聚居地,同时也是各类案件的高发区。炙热的夜晚,城中村灯光闪烁,人头攒动。通过中间线人联系,一名操西北口音、身材魁梧的青年男子手提巨款,正在跟一个穿天蓝色裙子的中年妇女做“大买卖”。

  经验老练的“天蓝色”女毒贩很警觉,她带着这位青年男子在城中村四处转悠,如同进入迷宫一般。“天蓝色”带着青年男子绕来绕去,成功地把尾随的警察“甩掉了”。

  “天蓝色”将青年男子带到了出租屋,屋内有一个中年男人,他们对这个经朋友介绍来的大主顾没有怀疑。点过钱以后,“天蓝色”将几大包用铁观音茶叶盒包装好的冰毒交给青年男子。

  刹那间,青年男子像变戏法一样甩出一副手铐,一眨眼功夫就锁住了这两名两名毒贩,人赃俱获,缴获冰毒3500克,顺利收网。原来这个年轻英俊的青年男子竟是雷虎。

  像这种“无间道”的戏码,对于雷虎来说是常事。许多毒犯随身带有武器,包括枪支、弹药、手雷,甚至包括间谍用的高科技手枪。所以说干缉毒警察,有时就是提着脑袋干活。为了使战友们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雷虎都会进行周密的部署。而每到紧急关头,雷虎又都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有一次,雷虎追堵一名在逃毒枭。毒枭开着车,凭着对地形的熟悉,急速逃窜,拼命想将雷虎甩掉。但想不到雷虎会抄近道突然杀出。随着凌厉刺耳的汽车刹车声,路面泛起一股股白色的烟雾,毒枭的脸吓得煞白。雷虎的车犹如一道铁闸横在毒枭的车头迎头将他拦下。

  这一次,雷虎的身份是出租车司机。就在半个钟头前,雷虎和他的战友经历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在获知毒贩有枪的情况下,雷虎带头冲进了屋子,如神兵天降般将毒贩制服,缴获海洛因21千克,缴获自制仿”6、4”手枪一支,抓获毒贩两名。

  获知还有毒贩会来接货,雷虎决定将计就计,守株待兔。他化妆成出租车司机,控制了被抓获的毒贩。一个瘦高个过来接货,被雷虎当场抓获。

  广州的夏夜酷热难挡。雷虎趁热打铁,突审瘦高个,顺藤摸瓜,又发现了一个藏在广州郊区农场的制毒场所。

  当夜至凌晨,雷虎带队直扑农场,缴获冰毒6800克,咖啡因1100克,使这个制毒团伙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一案起源,三案环扣,惊心动魄,异彩纷呈,这便是雷虎导演的曲折离奇的活报剧。
 

勇于亮剑,克敌制胜写传奇
 

  没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多少次,雷虎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化妆侦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多少次,雷虎和他的战友们经过生死搏斗,将恶贯满盈的毒枭绳之以法。多少次,他们提着脑袋深入毒巢,彻底摧毁一个个特大制贩毒窝点。

  无数次的生死博弈,使雷虎成为了克敌制胜的反毒高手,令毒枭们闻“虎”色变。雷虎被同行们称为“新世纪缉毒警察的传奇”。

  谈起那些惊心动魄的缉毒场面,雷虎仿如儿时抓鱼捉鸟般轻松自如。但每一次的出征都令老母亲和妻子胆战心惊。“那时候,我们的防弹衣等都放在家里,有任务时随手拿起就走。每当我穿上防弹衣时,老母亲和妻子就会赶忙拉住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一定小心。遇到夜晚行动,母亲会在家里整夜烧香为我祈祷。为了免去她们的牵挂,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防弹衣等放到车上,有缉毒行动,我就说是回单位加班。”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2008年8月3日,广州市白云区,路旁的榕树上蝉鸣正酣。已是晚饭时间,雷虎带领侦查员守候在一栋住宅楼三楼的门前。

  三名刚刚进行完毒品交易的毒贩,正暗自庆幸安全脱身。

  一个毒贩刚出门口,周围声音便犹如炸雷响起:“不许动!”“举起手来!”

  门外是黑洞洞的枪口。

  毒贩们惊呆了,瞬间反应过来,随即从后窗跳窗拼命逃窜。

  雷虎带领战友们从楼上飞身跃下,分头追赶。追了2公里后,其中一名毒贩慌不择路,跑进了一个死胡同。

  当他发现只有雷虎一人追上来时,顿时眼露凶光,从腰间拔出刀子,径直向雷虎刺杀过来。

  雷虎见状,再次鸣枪警告。

  毒贩继续持刀往前冲。

  “砰!”雷虎甩手一枪,穷凶极恶的毒贩应声倒地。雷虎当场从毒贩身上缴获高纯度海洛因1000多克。与此同时,其他两名毒贩也被战友们成功抓获。

  多年来,雷虎出生入死,英勇拼搏,练就了智勇双全、业精技强的本领。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缉毒一线,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遭遇战。尤其查办涉外毒品案,外籍毒贩身材高大,爆发力强,危险性极大。

  有一次,在白云区一个小区里,雷虎他们带着已抓获的嫌疑人前往现场收缴毒品。按之前的侦查,这是一处无人居住的房子。但雷虎他们刚到房子门口,便听到里面有几个人在说话。

  身经百战的雷虎从屋子里传出的说话声判断,这是一个贩毒团伙,里面可能有一条“大鱼”。

  但对方到底有多少人?是否携带武器?这些都没有底。

  兵贵神速。可前去的民警仅4人,雷虎立刻请求火速调兵增援。

  就在这时,四名外籍毒贩从屋内走出。他们牛高马大,体格彪悍,气势汹汹。

  战机稍纵即逝。民警四人,一对一,雷虎立即下令抓捕。

  他与警员迅疾冲了上去,将毒贩围住,并鸣枪示警。因为事发突然,毒贩们一时愣住了。

  一名毒贩最先反应过来,立即掉头逃跑。

  有民警眼尖手快,立即朝毒贩逃跑的方向开枪射击,震慑了毒贩。四名毒贩被当场拿下。

  经过对嫌疑人检查,其中两名毒贩被查出携带艾滋病毒。这种没有保护装置的抓捕是相当危险的。哪怕民警被毒贩抓出一个小小的伤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抓获外籍毒贩的一幕,仅发生在短短20多秒钟之间。不少市民目睹精彩抓捕过程,纷纷拍手叫好,争相向报社报料。广州各大媒体争相大幅报道此案。

  还有一次,雷虎去摸查一个贩毒窝点,接到线报时,已来不及带枪。到了那个嫌疑人楼下,刚好出来两人,一人搂个旅行包,看样子沉甸甸的。

  雷虎一边联系援兵,一边紧紧跟踪。跟踪毒贩是一门技术活,一不小心就会被发现。

  决不能贸然动手,万一毒贩有枪,后果不堪设想。但援兵迟迟未到。

  这时,路边刚好有个派出所,雷虎箭一般冲进去,出示警察证件,要求派出所警察立即跟他去抓捕毒贩。

  那位值班警察刚好带了枪,当即就和雷虎一同追捕毒贩。毒贩还没有反应过来,即被扑倒在地。当场从毒贩袋子里缴获冰毒20公斤。

  2006年2月22日中午,广州缉毒支队中队长吴桂忠和缉毒便衣民警包围了广州市白云区同雅北街一幢楼房。这里隐藏着一个制毒加工场。

  吴桂忠38岁,却有着18年缉毒经验。他与一名战友率先冲进大门。门里是一个面积不大、摆满了杂乱家具的客厅。

  吴桂忠用眼神示意战友:“我先来,你掩护!”

  两人冲到里屋门口。

  吴桂忠一声大喝:“不许动!”话音未落,他突然看见毒贩手里有枪。

  千钧一发之际,来不及多想的吴桂忠闪身挡住了战友。随之毒贩的枪声响起,几乎是同一时间,吴桂忠也射出了正义的子弹。吴桂忠击中了毒贩,自己也中枪身负重伤。

  战友们火速用面包车将吴桂忠送到医院,但他终因流血过多而英勇牺牲。

  雷虎和战友们来不及擦干英雄流在车上的殷红鲜血,擦了一把眼泪,又把车开向缉毒战场。在吴桂忠牺牲24小时内,雷虎和战友们成功捣毁了该制贩毒团伙,所有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

  毒贩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是朝夕相处的好兄弟却再也回不来了。

  每当谈起牺牲的战友,雷虎总是热泪容眶:“缉毒这一行,是看不见的战线。它隐蔽性强,具有不确定性,危险时刻潜伏在身边,说不准何时爆发。

  “有一次,我们打掉一个制贩毒团伙,缴获好几百公斤冰毒,还缴获了枪支子弹。就地审讯毒贩的时候,他的茶几上放着一个很特别的打火机,当时我们也没在意。后来发现,那其实是一支特制手枪,子弹已经上膛。

  “当时,他如果提出要抽烟或者不经意地玩弄打火机,我们就会有流血牺牲。制贩毒团伙因为有钱,装备越来越先进。所以我们只有边打击边研究他们犯罪的新特点。当然,我们也要尽快加强我们缉毒警察的装备。一位战友的不幸牺牲,会给整个队伍带来阵痛和伤害,那是一种撕心裂肺地痛!”

  战友情深!对战友的深深挚爱,对毒魔的切齿痛恨,更加坚定了雷虎扫除毒害的意志和决心。
 

偏遇高手,脱逃毒枭坠罗网
 

  雷虎既是一位不畏艰险的缉毒先锋,也是一位苦苦探寻扫毒问题的思索者。为掌握禁毒领域最新动态,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禁毒理论和反毒业务技能。他撰写的《树立新型证据观,有力打击特大贩毒集团》刊登在国家核心杂志《中国刑事警察》上。他提出的特大贩毒集团内部具备商品流通和层级分销的“树形结构”理论,开创了缉毒界学术理论的新境界,走到了当代中国警察缉毒理论研发的最前沿。

  他曾在2008年5月被派往国际执法学院曼谷分院(ILEA-BANGKOK),进行禁毒指挥官培训。培训期间,他代表中国为来自亚太地区13个国家和地区共63名禁毒执法官员,详细讲述了我国打击特大贩毒集团的新型证据理论。听报告的学员对他报以最热烈的掌声,纷纷对中国打击特大贩毒集团的能力表示赞赏。

  他曾运用全新的证据理论,在粤、浙两省四地同时采取行动,捣毁了5间冰毒加工厂,一举铲除了以毒枭李贤欢为首的涉案人员达30多人的制贩毒团伙,成功侦破了当年公安部第一禁毒大案。

  那是2003年3月,广州市公安局毒品犯罪侦查支队破获了一个特大制贩毒团伙,毒枭叶学梁在逃跑时,被警方紧紧包围。他自知罪孽难逃,在绝望中服毒自杀。

  当警察打开制贩毒团伙设在广州市番禺区的藏毒窝点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房间内摆放着100多箱高纯度冰毒,共计4000公斤。

  按照当时国际毒品黑市上的价格计算,这批毒品总市值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这是广东警方近三十多年来破获的案值最大的制贩毒案件之一。但毒枭叶学梁的自杀,使警方正在搜集的犯罪证据链条突然中断,导致这个团伙另一个重量级毒枭李贤欢无法被指证。从此,李贤欢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毒枭李贤欢成了这起案件的漏网之鱼。

  只要是鱼,总有浮出水面的时候。2006年7月,珠江三角洲一带,突然又冒出一个规模庞大的制贩毒品团伙。

  综合各路侦查员近期的侦查信息,这个制贩毒品团伙的幕后老板,就是三年前在叶学梁贩毒案中漏网的大毒枭李贤欢。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次负责和李贤欢交手的,又是三年前参与侦办过叶学梁贩毒案的雷虎。雷虎心里十分清楚,这场他期待已久的较量,比的绝不仅是勇气和力量,更是心理素质和智慧。

  毒贩子属于犯罪分子里面的高智商。这些人在社会上混迹多年,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李贤欢蛰伏三年,韬光养晦,重出江湖后深藏不露,神龙见首不见尾。此时的他,俨然已是一个合法商人。

  捉贼拿赃,捉奸拿双。抓毒贩,必须人赃并获。如果没有缴到毒品,缺失毒品这一核心证据,即使抓到他,也很难对他依法定罪量刑。

  雷虎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全新的犯罪证据理论,来制服这个老狐狸。

  此时,雷虎的证据理论已产生了质的飞跃,所有证据已不局限于嫌疑人接触毒品那一刻,而是从犯罪预谋到实施初期中期和后期连贯性整体取证,并把各个阶段的各类证据用一种逻辑把它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形成证据链。在铁证面前,使毒贩子认罪伏法。

  凭着多年跟毒枭打交道的经验,雷虎明白,长期深居幕后的李贤欢,自始至终都不会直接接触毒品。他会把最核心的危险环节,都交给手下的马仔来完成。他随时可以摆脱干系。

  李贤欢十分自信,这次即便警方怀疑到他头上,也抓不到他制贩毒品的直接犯罪证据。

  可狂妄的李贤欢并不知道,雷虎这次提出的全新证据理论,正是专门用来对付他这种幕后毒枭的致命克星。

  他已被雷虎牢牢锁定,在劫难逃。

  广东从化市盛产荔枝,此时正是荔枝挂果的季节。

  雷虎和侦查员化妆成捕蛇者,在从化的崇山峻岭之间穿行搜寻。他们终于发现了“大蛇”的踪迹——李贤欢的秘密冰毒加工厂。

  多名工人和制毒师正在那里昼夜不停地制造冰毒。

  李贤欢悠闲地躲藏在幕后遥控指挥。他在广州市一个高档小区内购买和租用了多套住房。狡兔三窟,他十分满意自己同时拥有多个藏身之地。他在运筹帷幄,决意要打一个翻身仗。

  只是李贤欢万万没有想到,他指使马仔购买制毒原料,一同勘探地点,选择毒品加工厂,等等,这些过程,侦查员都已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录像,并同时采用其他取证措施以固定证据。

  可就在取证工作顺利进行的时候,李贤欢设在从化市的冰毒加工厂,突然熄火停产了。

  雷虎明白,这是狡猾的毒贩在搞前期试探,就像鱼咬鱼饵一样,上钩之前总在试探。如果警方此时急于出手,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雷虎决定继续监控。

  果然,过了不久,侦查员便发现广州市郊区的冒峰山又冒出一个冰毒加工厂。

  专案组还发现,李贤欢在东莞和梅州市以投资开矿设厂为掩护,又秘密建立了两个冰毒加工厂。

  李贤欢简直疯了,5个月建立4个冰毒加工厂。毒品批量生产,网络化销售。

  雷虎在心中暗暗发誓,不将这颗大毒树连根拔掉誓不收兵。毒害不除,国无宁日啊。

  2006年11月底,浙江横店影视城。毒枭李贤欢投资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即将在这里开拍。

  深居简出的李贤欢已决定亲赴浙江参加开拍仪式。可奇怪的是,在与他随行的7人当中,有一个人竟然是他从境外高薪聘请来的制毒师傅。

  拍电视剧为什么还要带上制毒师?

  雷虎和各兄弟单位组成的专案组秘密跟踪,来到了浙江横店。

  天下刑警是一家,浙江兄弟单位相当配合。经侦查,专案组发现,原来李贤欢在浙江省东阳市也秘密建立起了一个冰毒加工厂。这已经是李贤欢建立的第五个冰毒加工厂了。他开始用商业模式来经营他的冰毒王国了。

  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拍电视剧作掩护,实则秘密制造冰毒;电视剧发行赚钱之后,可以积蓄更多财力;同时,利用拍电视剧还可以将黑钱洗白。这真是一个“一箭三雕”的良策。

  李贤欢制贩毒团伙的一举一动,都已在侦查员的掌控之中。

  案情上报后,公安部禁毒局将此案列为公安部2007年第一禁毒大案。

  2007年1月6日,大毒枭李贤欢和团伙二号头目陈鸿生、三号头目丁伟明驾车从广州来到浙江横店,并悄悄地进入了制毒工厂。

  同一天,公安部禁毒局和浙江、广东两省的缉毒专家和侦查员也迅速秘密地在浙江省东阳市集结。

  一张天网已经撒开。

  当天晚上的案情分析会上,缉毒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抓捕方案:先放一放,等一等,待凌晨天亮,晨光微露,再全线出动警力抓捕。

  专案组很多缉毒专家,都是在各地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

  就在这时,雷虎竟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十分明确地反对这个方案。

  雷虎实在是跟踪这个制贩毒团伙太久了。他们的每一个步骤,甚至实施犯罪的习惯,都已深深印入他的脑海。

  与李贤欢交锋多年,雷虎已经吃透了李贤欢。他太了解他了。李贤欢是一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雷虎认为,必须马上出击,时间刻不容缓。

  显然,雷虎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入木三分。专案组遂一致同意了他提出的方案。

  作战方案刚刚统一,雷虎就在会场上接到前方侦查员报告。

  “玉虎(汽车)开出去了!”

  “好,远远地跟着。”

  “现在几个人?”

  “两个人。”

  “丁伟明应该出来了,你们远远跟着。”

  “你们现在马上在高速公路入口集结埋伏,准备堵截。”

  雷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指挥各路人马立即进入战斗。

  果不出所料,几名毒贩趁着夜色驾车离开了制毒工厂,向高速公路开去。反常的是,他们并没有开往广东方向,而是向相反的上海方向开去。

  战机稍纵即逝,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

  距离高速公路入口最近的一组特警队员来不及取枪,就被专案组派到了高速公路入口。

  两分钟后,三名毒贩驾驶两辆汽车进入了高速公路入口。

  埋伏在收费站的特警队员马上上前拦截。

  三名毒贩负隅顽抗,加大油门向拦截的特警队员撞去。但他们的两辆汽车早已被死死地堵在了收费站口。

  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了浓浓的白烟。

  特警队员迅疾用头盔砸碎车窗,最终将疯狂的毒贩制服。

  激战只有仅仅几分钟,李贤欢便和该团伙二三号头目全部落网。

  警方从他们驾驶的汽车上,当场搜出了冰毒9公斤。这些冰毒都是制毒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

  这真是一场干脆漂亮的阻击战。警察只是比毒贩早到了两分钟。毒枭们只差两分钟就要驶上高速公路了。

  各地同行们不得不佩服雷虎的准确判断。

  当天,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指挥下,联合专案组马上下达收网命令。广东警方同时对广州、从化、东莞、梅州的四个制毒工厂采取行动,浙江警方全力捣毁李贤欢设立在东阳的制毒工厂。

  经过一夜的战斗,共计捣毁5个冰毒加工厂,抓获33名制贩毒嫌疑人,缴获冰毒、海洛因、麻姑各类毒品成品半成品几百公斤,手枪数支。同时,还抓获了李贤欢团伙的原料供货商王某,他先后向李贤欢提供了2300公斤制毒原料麻黄素。

  至此,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特大制贩毒团伙,一夜之间被彻底摧毁。
 

  铁血柔情,鏖战之后话衷肠
 

  面对赫赫战功,雷虎并没有骄傲自满。每一次大战之后,他都要静下心来沉思。

  “我们现在破获的案子越来越大,查获的毒品越来越多,但我觉得很尴尬。”

  “我们侦毒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天下无毒’。”

  “倘若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无毒可‘缉’,这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雷虎在思索着,实践着。

  广东禁毒,从林则徐至今已174年,多少仁人志士在为实现“天下无毒”而不懈努力,多少壮士英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

  雷虎说,他始终忘不了那一双眼睛。

  那天,他带领缉毒民警来到粤西一个毒灾泛滥的村子,进行二次缉毒。

  在一户人家门口,他看到一个小男孩,瞪着一双忽闪忽闪的乌黑眸子,眼睛里显出惊恐和无助。

  这孩子的父母亲在几年前因制贩毒被抓了,涉嫌一个特大的制贩毒案子,八年十年是回不来了。这孩子本应是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啊,本应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美好的希望,此刻却是如此的恐惧和惊慌。

  这情景深深地刺痛了雷虎。

  他走过去,轻轻地抚了抚孩子的黑发,叮嘱他别怕,叔叔们是喜爱小朋友的,是保护小朋友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反毒禁毒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征程正未有穷期。雷虎深感责任重大。可禁毒工作决不是单纯的破案问题,而是需要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真正实现打防并举的局面。

  雷虎深知,要真正做到天下无毒,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老局长谈起雷虎和他的缉毒战友,充满感情地赞誉道:“我们的队伍里有无数像雷虎一样的充满智慧、英勇无畏的年轻警察,他们是永不低头的忠诚的战士!这是一支强大的铁军。我们和香港等地警方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从国家到省地市的强大的情报网络,跨境贩毒的毒枭们基本在我们的监控之下。我告诫那些毒枭们不要伸手,伸手必被捉。等待他们的,是无处不在的恢恢天网!”

 

作者简介:

  肖范科,广东省台山市公安局民警,公安部文联脱产签约作家,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

  2004年珠海出版社出版小说散文集《警察的故事》。作品散见于《人民公安报》、《南方法治报》、《广州文艺》、《江门文艺》、《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报刊杂志。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