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教育

中国武术中看不中用?错!那为啥现代武术沦为花架子?时代悲剧!

发布时间:2020-03-30 12:10:01 来源: 李夫子说史 作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瑰宝,这些宝贝不仅国人喜欢,甚至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但是李夫子觉得全世界人民除了中国人之外,都特别喜爱一个东西,又是咱们中国的正根,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咱们的“中国武术”。想当年李小龙先生把武术带到好莱坞的时候,大家为之眼前一亮,直接就改变了好莱坞的动作片格局,把单纯的拳击,还有一些搏击术中加入了很多中国武术的元素,所以后来中国的武术片或者叫有中国元素的武术片、动作片也就越来越多了。

  中国武术发扬光大

  李夫子记得小时候特别印象深刻的一个有中国武术元素,但是是外国人演的片子,是袁和平先生当动作指导的,片名叫《霹雳娇娃》,主演应该是卡梅隆·迪亚茨、德鲁·巴里摩尔等人,都是非常棒的好莱坞演员,但是后来李安导演带着《卧虎藏龙》进入了美国以后,飞檐走壁、十八般武艺,让老外看得是精彩纷呈,以至于给老外的感觉,是个中国人,都应该会点功夫。

  咱们国内上世纪80年代,说实话也是全民功夫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五六十岁的老头,没啥事都喜欢看一下关于武术的书籍,比如《春秋刀法演绎》,其实就是教老头怎么练刀,在那个年代,连老头、老太太都喜欢看武术书籍,由此可见武术那时候得热到什么程度,一大堆的武术电影,然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搞得那些个半大小子们全都想去少林寺当和尚去,所以那个时候是武术的辉煌时期。

  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武术这行是大不如从前了,颇有点“王小二过年,一人一年不如一年的尽头”。现在好多人眼里头都觉得武术好像没有那么神秘了,而且越来越淡了,可能也加上现在人眼界开阔了,尤其是您再出来点那种散装的、野生的大侠大师,到处招摇撞骗,竟给武术朝黑,好像吹口气,就能把七八个人给撂躺下了,太夸张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产生了一个固有的印象,就是武术它就是个花架子,天桥低下的把式,中看不中用,纯属糊弄人。那么武术它到底能不能打?它有没有实际的搏击效果?

  神枪李书文

  李夫子翻阅了一些资料,先给大家说个故事,各位小伙伴看完之后,您在自己判断这武术它到底能不能打!这故事离现在不是很远,发生在1895年,也就一百多年前。袁世凯在天津训练他的新军,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小站练兵”了。各位您可千万别小瞧“小站练兵”,那是当年恭亲王奕保举,光绪皇上亲督的,算得上是当时国家的头等大事。后来北洋军阀里有差不多一半的大帅,像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等人基本上都是从“小站练兵”起来的,这帮人也成为了袁世凯的本钱,也把袁世凯变成了清末的曹操。

  所以各位可想而知,当时对练兵一事,袁世凯得多么的重视,除了全部使用的是德国的军事教官来训练,还重金聘请了各路的武术高手培养新军的格斗技巧。当时河北省的八极拳高手黄世海先生,一代武术宗师也收到了聘书,但是当时老头年纪太大了,就说:“我人老不以筋骨为能,我动不了了,这样,我给您一个小徒弟,让我的爱徒去小站教拳,您看行不行?”于是就派出了他的弟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钢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

  可是咱这位李书文刚到小站的时候,那是要多不起眼,有多不起眼,瘦小枯干、土了吧唧,跟个闷葫芦罐似的。感觉就是河北刚从地里刨出来的一个老农民扛着个大枪就来了,别人一瞧李书文这身行头,压根就没拿他当盘菜,心想:“这估计是黄老爷子家里的下人打发过来,通知一声,报个信”。等李书文一说“我是替俺师傅来当教官的。”当时全场哄堂大笑,好嘛,这年头是改良了,就这位怯不拉叽的还能当教官?您这样的还能教武术?您教锄地还差不多。

  别人还好说,但是袁世凯的卫队里有一位日本的武道教官,这人叫伊藤太郎,一看自己逞能的机会来了,一指神枪李书文,就说了:“你就是个大大的东亚病夫。”各位您别瞧李书文刚才还蔫头耷脑,可是一听“东亚病夫”这四个字,登时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双眸放光,两腕一抖这一丈八的大枪,刺若流星,瞬时这枪尖就戳在伊藤太郎的脑门上了。这一枪扎的既不深又不浅,刚好在这日本人脑袋上留了个血槽,这伊藤太郎当时就变二郎神了。这手功夫一露,在场的有行家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说“好家伙这可了不得。就这一手没有十几年的硬功底,根本就拿不下来。”

  李书文当初在家练的时候是怎么练的?这叫“白壁击蝇”。什么意思?就是来一苍蝇,落到这白墙壁上了。李书文拿着他的大枪这么一戳,整个苍蝇扎死了,再看这墙上,丁点印子都没有,那种举重若轻的力度掌握算是练到家了,这要是搁到现在,绝对是世界级的武术大师,当然当时也是!这一天就把这能耐使再伊藤身上了。伊藤别瞧伤不大,但是这血咕嘟咕嘟往外冒,那伊藤太郎作为武道教官,平时霸道惯了,能吃这亏吗?一下子拔出了日本长刀,劈头盖脸着李书文就砍过去了。在看李书文一不慌、二不忙,大枪往外一封,就听见嗒啦一声刀枪一碰,伊藤手里的刀就给崩飞了。紧接着李书文顺手一招,你就看见伊藤的嗓子眼上,多了一个窟窿,李书文顺着大枪往外一挑,伊藤一下子就飞出了演武厅外。

  这事情发生的太快了,好些人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就死了一人了,这时候其他几个日本武士就不干了,一齐拔出刀来,要替这死去的伊藤报仇,齐刷刷地砍向李书文。再看李书文,脚下踩着步法,手中一条大枪,是宛如蛟龙出水,上崩、下压、里挑、外扎,别看他这气定神闲,已经把别人看的是眼花缭乱,转眼之间三个日本教官扑通扑通尸体是落入尘埃。李书文这边把枪招一收,站在那是气不长喘、面不改色。就这一手那还了得?当时的演武厅里掌声如雷,连袁世凯也坐不住了,惊呼:“神枪!真乃神枪也!”从此“神枪李书文”的这脸算在江湖上露到天上去了。

  时间到了宣统20年,也就是1910年,俄国的一个著名的拳师叫马洛托夫来到北京了,在北京设擂台,并贴上海报,说大话“能把所有中国武士全打趴下”,这搁到现在就是典型的辱华行为。当时好多人都憋着一口气,京津两地的各位武术名家都想找这拳王比划,结果跟所有的故事一样,其他的武师就是站着上去的,躺着下来。这时候李书文的二师傅正好在北京,一看这情况,就写了一封书信,捎给了李书文,李书文一见信,二话没说是火速进京。

  等到了这擂台上,一看马洛托夫,身高过丈、力大如牛,而这位马洛托夫一看见咱神枪李书文,瘦小枯干的站在面前,比他那沙袋还不如。蔑视劲就甭提了。李文书不管那套,力发丹田,上来就是一个“霸王挥鞭”,直接就给削脸上了,说白了就是一大耳光,这一嘴巴打的是又脆又响,当时打的马洛托夫是满眼冒金星,这耳朵嗡嗡的就跟开了警报器似的,邓时就找不着北了,还没等到马洛托夫反应过来,李书文顺手一招“六大开抱肘”,以闪电般的速度,运起千钧之力将马洛托夫肋骨打裂,击下擂台。

  李书文这下子是给中国人争了口气,李书文从此名气大增,甚至成为了当时宣统皇上的五品顶戴、近侍卫队武术总教习。各位想想,这得是多大的一份殊荣?说完这两个故事了,各位小伙伴就想武术这东西能不能打?肯定啊!您想从古至今那么多人练过武术,难道全是傻子吗?都看不出来,这玩意没用吗?再给大家说一个艺术界的真实的例子。当年四大名旦里头的程砚秋先生,还有著名的文武老生李少春,也都经过武术名家的指点,他们的师傅就是著名的京城太极拳传人“醉鬼张三”。

  可能“醉鬼张三”各位小伙伴不知道,但他的师兄弟可相当的有名,估计大家都看过他的电影,或者知道这个人,他就是当时著名的武术家“大刀王五”!在那个年代,程砚秋先生还在老的北京北站,也就是现在西直门外的北京北站,打趴下俩特务,这事大家可以查,在程砚秋先生的自传和中国京剧史上,都能查着,绝对不是胡说。

  武术因为时代而没落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有疑惑,说了这么半天,那这传统武术到了最后,不还是没落了吗?他为什么没落了?其实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时代悲剧。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小说叫《断魂枪》,李夫子记得高中课本里有,大家可以读一读。里面的主人公叫沙子龙,就跟咱们说的那位神枪李书文李先生是一样的,也是练大枪的,练得有多好,那就别提了。但是您练得再好有什么用呢?沙子龙的原话是什么呢?“我这五虎断魂枪练得再好,也不如一个拿着洋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五虎断魂枪,绝了。不传!”

  其实这说明什么?你下了一二十年的苦功夫,最后不如这一枪,你面对着洋枪洋炮的这种对垒,再高深的武功也白搭,说白了还是以前那句话,“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菜刀你们都怕,何况是洋枪洋炮?所以咱们传统武术的“东方大梦”也被炮声惊醒了。随着狂风被人家吹走了。至于到今天,其实武术的性质已经改变了,武术已经不再是那种舍生忘死的搏击神迹了,而是重视套路表演的一种体育项目。至于像李夫子刚才讲的那种刀光剑影的故事,说实话也都变成了小说和演义里头一段段拍案惊奇的故事罢了。

  武术跟钢筋水泥的这种城市森林,说实话,也不是那么兼容。其实说到最后,李夫子倒是希望各位能够多练练武术,一是强身健体,二是它代表了咱们中国人自己本身特有的肢体美。戏曲里头您看借鉴了大量武术的动作,民族舞包括中国传统舞中也借鉴了大量武术的动作。李夫子看这两年有跳街舞的、有跳现代舞的朋友,也借鉴了很多武术的元素,让他真正的在潮流文化中有了国的色彩。

  所以各位,武术真的是中国之光、真的是国朝之光,各位有事没事,不想练激烈的,不妨练练太极拳、八极拳或者八卦掌,修身养性也是一种好方法。尽管现代社会了,武术嘛,练好了也不过是匹夫之勇。然而“匹夫不可夺其志”,把亿万个匹夫的勇气拧在一起,就是咱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作敢为的那根硬骨头啊。冲这条说,武术可以不练,但武术里自强不息的这点子精神,咱们还是不能丢。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