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景点

论太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五)

时间:2019-12-27 16:47:02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全球功夫网

      如今说起中国武术,总会让人想到太极;提起中国文化,亦少不了太极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太极”

      太极拳,殆技而近乎道者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矜才,不使气,雍容大雅。太极拳世所公认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在明代时就已定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代有传人,绳绳不绝。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一支奇葩,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

      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太极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很重视物体的对称平衡之美、圆弧螺旋之美、中正安舒之美,乃至气势之美、神韵之美。被列为国宝之一的中国书画,就很讲究顾盼呼应、疏密有致、浓淡得当,讲究气势、意境、神韵。这些在太极拳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甚至是完全一致,如出一辙。太极拳在每招每式每个动作之中,都要求对称平衡,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刚柔相济,阴阳合德;要求所有动作非圆即弧,非顺即逆,螺旋缠丝,裆走下弧,即使倒换重心,也不允许简单地把重心平移或上抬过去;要求身法中正,沉稳安舒,“像坐在小板凳上那样稳稳当当”;要求拳架外形美与内在神韵美有机结合,不仅每个动作的造型都能给人美感,而且尤其要有潇洒而凝重、轻灵而沉稳、舒展而紧凑、圆活而端庄,有理有节。有情有景,赏心悦目,意趣盎然等美感。正所谓是“文至极则武,武至极则文”,文武之道,同根同理。可以说。太极拳从拳理到拳法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美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太极文化,自然浸润了充沛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太极文化,而太极文化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完善着极富魅力与内涵的中国文化!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