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景点

禹王台区有个“明星小院”

发布时间:2020-07-23 11:05:10 来源: 开封日报 作者:董大正

  繁塔5号院是禹王台区繁塔办事处禹西社区一个拥有36户居民的小家属院,建成于1982年。这个住户不多、房子老旧的小院现在成了禹西社区的“明星小院”。

  党建引领聚合力

  老旧小院变化大

  这个近40年的小院,在整治前环境不尽如人意——你搭个棚子,他圈个狗窝,杂物乱堆乱放,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尤其是下雨天,下水道堵塞,院内积水倒灌,路面泥泞,居民出行极不方便,意见很大。

  禹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屈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今年4月,疫情形势一好转,搭乘老旧小区改造的春风,禹西社区迅速行动起来。

  支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发动群众干。在小院整治改造过程中,街道、社区积极和区住建局对接下水道改造事宜,社区党支部带领党员、居民清理杂物、拆除乱搭乱建、硬化小院路面。经过一个月的努力,5号院下水道畅通了,水泥路面铺上了,花花草草种上了,居民拍手称赞。

  孝老爱亲传美德

  邻里和谐一家亲

  “百善孝为先”。在5号院,提起“好媳妇”蔡红霞,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蔡红霞的公婆身体不好,特别是公公因病瘫痪在床。在老人卧病在床的10多年里,蔡红霞从未叫苦叫累。她悉心照顾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党员高铁生的母亲今年已90多岁,夫妻俩本想把母亲接到生活设施较好的西区家中,可老人不愿离开小院。于是,高铁生和妻子搬到小院里专门照顾老母亲。

  还有王中仁、方静夫妻,每日变着花样为母亲徐玉真精心准备饭菜。老两口在伺候母亲的同时,也将母亲义务服务小院的任务接了过来。从小院整治规划、疫情防控值班,到家长里短,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

  远亲不如近邻,融洽的邻里关系让繁塔5号院成了和美的大家庭。

  疫情期间,居民孙庆针一直牵挂独居老人杨国菊的生活。作为对门邻居,考虑到老人出行不便,她主动承担起杨国菊的一日三餐,每日将可口的饭菜送到杨国菊手中,这一送就是两个月。“垃圾桶脏了,她默默擦干净;路面脏了,她拿起扫帚打扫……一个人悄悄就把事儿干了。”屈洁告诉记者。

  “我们院里的‘王大大’长年义务打扫卫生,调解纠纷,没少操心。作为后辈,我更应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孙庆针诚恳地说。

  “王大大”本名徐玉真,今年已99岁高龄,因丈夫姓王,大家都尊称她“王大大”。她是小院院长,也是“金牌和事佬”。自1995年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负责小院的大小事务——和自来水公司协商,将水表改成一户一表,解决了困扰小院居民多年的问题;规范卫生费收管;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她调解矛盾;对困难家庭,她及时伸出援手……

  “‘王大大’德高望重,居民都拥护她。不管谁家有困难,‘王大大’都去帮忙解决。她一去,事儿就能解决。现在我们邻里之间相处得都很好。”居民刘玉玲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文明创建你我他

  众人齐把院美化

  如今的繁塔5号院鸟语花香,幸福感满满。

  小院美,小院里的人更美。89岁的老党员王其云是小院里的热心人;陶保庆、刘玉玲夫妇自费为小院安装了新大门并定期修理维护,自制垃圾桶安装在各个楼道口,规划、垒砌小院花坛;杨国菊找人清除了院里的杂草;小院里的画家马增强每逢小院有重要活动,必挥毫泼墨,为大家献上佳作。

  “现在的小院就是一个大家庭,平时大家在葡萄架下话家常,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七一’期间,社区党支部在小院组织了牢记初心使命、争当出彩先锋‘5+N’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居民自发表演旗袍秀、中国功夫、扇子舞、绘画等节目,欢歌笑语,其乐融融。”繁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龙告诉记者。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