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资讯

传统武术的招式如何应用于技击?

发布时间:2020-04-13 13:58:18 来源: 文化的星空 作者:凌霄客

  很多人说传统武术不能打,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假大师太多,只知以套路而练套路,却不知套路的由来,以及怎么应该把这些招式应用于技击。当然这个是指传统的武术套路,并不包括现在体育比赛中的现代武术套路动作,他们已经抛弃了技击的内涵,纯以表演以示人了。

  传统武术的核心在于内力,是培养壮大体内元气后,气化为力,而演为武技。从我们日常所说力气一词,就可以知“气”与“力”一体这种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从传统武术的招式,动作就可以看出,他们很多动作并不像是现代拳击散打一样,一入手就是用最简洁,最利于肌肉发力的动作来锻炼的。这种容易发力的动作是传统功夫后期的打法专修,从功夫的角度而言,他们是拔苗助长了,没有打好地基就直接起了房子,这种房子是起不高的,也是不稳定的。

  就如同我之前说过的:中国的马步和弓步冲拳比拳击的直拳练法强很多一样。不少人看了就直接怼过来了,因为我所说与他们所知不符,却没有自己去好好的想一下,我所说有没有道理,然后去体验,验证一下。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虽然没有认真习练过拳击,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在写文章之前,我是有认真了解过,并且认真的演练他的直拳的锻炼效果,与马步冲拳,弓步冲拳进行对比之后,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不是脑子一拍就写出来的。

  简单的说吧,冲拳在练习中能更好的运用腰背足之力,贯穿于拳锋。这样久久锻炼,不仅能有效的强健体魄,在技击时也能更好的运用周身的力量进行打击。当然弓马步冲拳是基础的练习,要想进入技击,还是得进一步的专修。

  光这样说,可能有些朋友不太理解,这里仅以太极拳的功夫来阐述一下吧。社会上广传的24式太极拳,起手第一式是野马分鬃,其式是以前手虎口托掌前行,后手切掌下行,然后转臂成掤按之姿。第二式是白鹤亮翅,抱球于中宫,其后以下手虎口托掌而起高于头,上手切掌下行到胯部,然后手腕内旋行五指轮经,呈现前按下按之势。

  这两式的循经内涵是一手行手太阴肺经的金脉,一手行手少阴心经的火脉,以呈现传统内功的“金刚以火炼,烈火产真形”的风采。然后再以五指轮经,在肺脏通则百脉通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十二正经的循经。

  从功夫的角度而言,野马分鬃和白鹤亮翅两式是用大开大合的动作来循行气血,这样内力运行的速度更快更强,也能更好的伸筋拔骨。这就有点像冲拳一样,动作大开大合,对身体的锻炼,对筋骨的强化很厉害。但是从对敌的角度来看,是不够的,要长久运力才能发挥力量,这样在对战中花的时间太长了,而且中宫大开,容易为人所害,不利于技击。

  想要提升就得进行下一步的功夫练习,那就要进行手挥琵琶的锻炼。手挥琵琶一式也是专修托,切,掤,按的功夫,而且在动功练习时,也会运用到手腕内旋行五指轮经的功夫。就是说手挥琵琶一式是综合了野马分鬃和白鹤亮翅的功夫,他在原来大开大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强化和凝聚。

  手挥琵琶则是在中宫这方寸之地,进行内功和武技的演化,使原来要很长时间,动作很大才能完成的内脉循经,在胸腹前这一块小块地方稍为的运转就能完成。同时使力量更为凝聚,也能更好的护住中宫,这也是人们经常说的寸劲的锻炼,轻轻一动,就能发力伤人。

  手挥琵琶的锻炼呢,就是从原来以练,养为主,转化为练,养,打兼备。那么有人可能就会想了,噫 ,手挥琵琶这么厉害,我为什么还花那么多时间去练野马分鬃和白鹤亮翅,不是浪费时间嘛?

  其实这种想法就是跟练拳击的人犯了一样的错,拳击的起手式,因为他规则的原因,导致双手抬得较高之外,其实他的动作是很科学的。真正的武术家们对敌时,也多会这样应敌,只是握拳多换成掌而已。

  另外他的双足成不丁不八之势自然站立,是为武林中的双虚步。那种对敌时摆出很漂亮姿势的,双腿深蹲成九十度的,除了在电影中是为了好看,吸引人之外,现实中这样做的,则是此人不学无术,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 是一种笑话。

  如果一个人一入手就练习手挥琵琶的动功,而没有经过野马分鬃和白鹤亮翅的基础锻炼,可以说他的练功效果会很差,锻炼的成效是事倍而参半。因为你的内力没有经过这种展开的训练,直接进入这种紧凑的练习,他力量不足,启动得就很慢。就像我们起楼房一样,你想起30层的高楼,那得先花几个月的时间打地基,地基打好了,真起楼房来就很快了。

  但是如果你觉得我干嘛要多花这几个月打地基,随便打一下地基就好了。地基又不能住人,我赶紧起好楼,快点卖出去,赚到钱再建新楼盘,这样赚钱才快。得,你有这样的想法就惨了,你会发现楼盖不到30层,可能起个十来层就要倒了。

  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冲拳是打地基的基础,弓马步冲拳练好了,再去进行双虚步的冲拳练习,也就是拳击的直拳训练,这样才是真正的功夫,否则就是空中的楼盘--不稳。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太极拳的这三式的锻炼的必要性,野马分鬃是进行龙形弓步的托切掤按,而白鹤亮翅是进行虎坐虚步的托切翻按,这是为了在不同的姿势下都能应用于好这些式子。

  而手挥琵琶则是进一步的强化,并应用于武技,这种托,切,掤,按,翻诸式除了锻炼真气的运化,以培养壮大元气外,也是锻炼在这种力量的运用。他们在手挥琵琶一式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对手进击之时,我可以用手臂切断敌之手腕,手臂。也可以进步穿刺对手喉咙,面门。

  太极拳在技击中并不是拘泥于招式,一成不变的,在对敌时,会灵活演化。比如说,对手一直拳过来,我可以退步让开,同时以手挥琵琶切按其手,以折断其手臂,掌腕。

  如果对手比我身矮,他用手打我头部,则其手是上扬的,我可以微屈身的同时,用手托其手臂,另一手进击或穿或前上按其面门或胸部,这是扇通背的用法。如果是托之后,用手前行直按其腹胸部,这是玉女穿梭。

  如对手对我用脚直踹踢我腹部,则可以搂膝拗步一搂或一切,格开对手腿击(这是搂膝拗步的两种专修方向:龙雷撞掌和五丁开山掌在同种情况下的应用手段是不同的)。如对手踢得稍高,则可以用行云手之势,一手行掤捋挤按,以使敌失去重心,同时上手行按击其胸部面部。

  说这些呢,是纸上谈兵,只是让人知道真正的太极拳技击并不是一打起来就是王八拳,或干脆是拳击,那不是太极。太极拳有诸多拳法的技击,光是社会上广传的就有搬拦捶,撇身捶,指裆捶等,在武当宗风中还有更多秘传的捶法,并不广传于世。

  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太极拳的技击并不是按照招式里一成不变的按着顺序来的,那不是功夫,太极拳有原式技击法,有化式技击法,有散手技击法,还有散手化势技击法,以后以后有余暇,当一一叙说。让爱好传统武术的朋友,能知道太极拳的真正用法,并以此而推论其他门派的拳法应用,而得以一理通则百法通。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转发!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