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学习培训

浅谈:传统武术中师傅与徒弟是以一种怎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10-11 14:07:55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长空

 

      全球功夫网讯 武术界有句名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从某个角度点出,好师傅难找好徒弟,好徒弟亦难寻好师傅。那么从习武术者来说,怎么才能找到好师傅?

 

      不钻牛角尖,不求全责备

 

      为徒者不能要求师傅得样样比己强。关于这点,师徒们的观念都要改一改,弟子们不能要求师傅的学历比你高,文化比你深,你师傅的功夫永远最好,你永远输给师傅,那你还有什么盼头?真这样钻牛角尖,就会倒逼师傅们不敢把真东西全部教给你,就会逼着师傅们云里雾里地让你听不懂学不会,最后你失望地离去,而师傅也带着愧疚和无奈。有一些徒弟埋怨师傅不教真东西,殊不知祸首就是自己。

 

李小龙与师父叶问

 

      武行里还有一种现象,有的师傅“能说”但练得不够好,有的人练得很好,却不懂得如何教人。所以好的练家不一定是好老师,好的师傅不一定练的最佳。能练会教的很少,会教好练家不多。能练会教能拆拳叙拳理的更少。

 

      所以,强求师傅功夫必须比你强,操守跟德行是人类一流,资质和资源都得是人上人,是不是太有点求全责备地刁难师傅呢?其实,为徒者最重要的是,必须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师傅很懂如何教你,师傅的责任是带领你进入一个宝贵体系之中,并且在循序渐进的言传身教下,让你越来越强,直到强过他。

 

      梅花门里有一个优良美德,叫作“珍珠倒卷帘,徒弟反把师傅传”,大概说的就是师徒间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如此一来,教者爱教,学者好学,进步就快,收获就大。

 

      何况武术界有状元徒弟无状元师傅的情况不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多么好的现象啊。

 

      师傅要因人施教育新人

 

      优秀的武术师傅或老师是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桥梁,是徒弟们通向成功之路的指路人。因此师傅们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教授能力,可以将平庸化为神奇,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两个弟子,叫“子路”与“冉有”,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这意思是听到了就要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然而,当冉有去将这同一个问题请教夫子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孔子截然相反的回答,是因冉有比较懦弱,做事应鼓励其胆大一些,积极一些;而子路个性好胜,就应有意抑制他,让他缓稳一些。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的方法叫因人施教。尽管弟子三千,孔子因其不同的性格禀赋,用不同的方法将他们培养成才。

  

      武术界也有许多能“因材施教”的好老师,近代武学泰斗孙禄堂就是一个好老师。孙禄堂先生教徒弟时也是根据学生的资质、特点的差异,用不同的方法施教的。齐公博就是孙禄堂先生徒弟中的一个特例。“齐公博”字德厚,号老旺,自幼嗜武,然而资质愚钝。初学时,他拜名师无数学无所成,投孙先生习艺,仅求授一技而已。孙先生看其心诚,遂授其形意初基三体式,命其每日站桩。最初,齐甚惑。经孙老详加教诲,齐公博每日专修此桩。三年后,齐公博站至内气鼓荡、衣襟抖擞、意发神扬、如沐神光。他终成为一代武学名家。

 

      好的师傅不会妄自尊大,而是要将一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正确的人”。你教学的第一件事,不应该是“教拳”,而是先让徒弟们知道您所传授的武学是宝贵的、是必须珍视的文化。接下来的拳学、授课、哲学才是正向循环的师徒传承。

 

      武术界有句名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从某个角度点出,好师傅难找好徒弟,好徒弟亦难寻好师傅。那么从习武术者来说,怎么才能找到好师傅?

 

      再有,好的武术老师是会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文化水平、悟性,给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修炼的拳种与方法,就像我们看中医一样,好的大夫看同一种病,也会根据不同的病人开出不同的药方。这和西医完全不同,西医看病同种病用药是完全相同的,西方拳击,走到哪里都是直拳、勾拳、摆拳三种。

 

      因此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武术传承人并不容易,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老师的优劣。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武术文化的多元发展,则要求好师傅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武术专业技能和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弟子以帮助和指导。

 

      所以中华武文化的复兴,武术的复兴离不开综合素质高的师傅,所谓“德高为范,技高为师”,从这个标准衡量,师傅一定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

     注:此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