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学习培训

揭开古老燕青拳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21-03-01 16:08:06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高剑维

  2018年4月26日,《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由全球功夫网刊发出来,关注者众,反响强烈,诸多武林人士、武林朋友称《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挖掘、整理得详细真实,源流有序,传承明晰,考量准确,对中华传统武术、传统拳法的挖掘、整理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2018年4月26日,《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由全球功夫网刊发出来,关注者众;2018年5月3日,《燕青与燕青拳法》再次由全球功夫网刊发,反响强烈。诸多武林人士、武林朋友称《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燕青与燕青拳法》挖掘、整理得详细真实,源流有序,传承明晰,考量准确,对中华传统武术、传统拳法的挖掘、整理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以上,均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武术协会副主席、乌兰浩特市武术协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燕青拳传承人燕华先生。

  我与燕华先生结识结交,得益于吉林省白城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程实先生。多年来,燕华主席对乌兰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武术的贡献令笔者心服,特别是他对“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及“燕青与燕青拳法”的挖掘工作,令笔者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燕华,不仅掌握祖传的燕青门拳/械套路,而且对该拳系的练功方法、功法特点以及燕青门暗器练习也很熟知。他还保存了祖传的《燕氏族谱》及《燕青拳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对于保护博大精深的武术技艺,传承中华民族武术文化至关重要,具有弘扬作用和深远影响。历史上燕青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先祖及后辈们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近两年多的时间,燕华先生又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大量精力,查阅了大量史料,对“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进行了系统、全面、详实地整理。从(燕氏族谱)和(燕青拳谱)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今天的燕青拳就是燕氏武艺的前身,今将《燕氏族谱与燕氏武艺》和河北一带的燕青拳内容特点整理刊发出来,与武林界有识之士共勉。

  燕青拳:顾名思义是以宋代燕氏历史人物燕青命名的拳系,千百年来,燕氏武艺在燕氏家族中传承,后继有人千年不衰,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颗明珠,关于燕青拳的传承,这也给当今武林朦上了一层神密面纱。

  在中华民族武术瑰宝中,有一朵奇葩独立于武林,以他独有的魅力和传奇的经历,给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和故事。他通过小说、电视剧<<水浒传>>而家喻户晓,他就是燕青和燕青拳法,在历史上燕青真实存在,而且是很有历史渊源的活生生的人。

  据燕氏族谱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燕国初立,战事频繁,平定领地内的叛乱,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均凭武力支持。(从燕侯墓中随葬多件铜戈、戟、护面和车马器,以及中型墓中有兵器、车马器者墓室较大,等级较同类墓高的现象也可看出,燕侯本人尚武,手下贵族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军事统领)。

  燕氏一族,从春秋战国燕国被秦所灭得姓以来,经过多个朝代的繁衍和发展,族人在各个历史朝代中,多以武艺考取并担任武官者甚多,先祖们世袭武职,通过疆场实战,丰富积累与完善,奠定了燕氏武艺的技击内容,自成体系,流传至今。

  由于朝代的变迁和战乱,燕氏家族的迁徙和历史原因,燕氏武艺在近代流向了社会,这也给他的发展传承奠定了基础。燕氏武艺“燕青拳”的传承分为两种,一是在燕氏家族中传承,二是在社会中传承。

  一、燕氏家族传承燕青拳

  据山东燕氏族谱记载,山东燕氏系宋代燕俊后裔,世居青州益都,俊公迁曹洲生肃公。族谱记载脉络清晰,肃公官居不定,由曹洲官迁多地任职,(相传燕青为俊公后裔,由于上梁山族谱未记载)。

  燕瑛:(1077一1126),北宋臣。字仁叔,燕肃之曾孙。以荫为瑕丘尉。历任广东转运副使,加直秘阁,户部侍郎等。徽宗赐书“仁人义士之家”以表彰。

  燕乾先祖为宋朝燕肃,燕乾当初在红巾军首领邵荣军队任千户长,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兵分三路攻破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邵荣任应天府平章政事,燕乾任应天府指挥使。

  其后裔美春公系明代将领正理之子,世袭武职。嘉靖年由山西洪洞官迁徐州任俭事。生子德实,德实生子大邦 、大郡、大僳┉ 。大郡生子三,长斗光,次子翼,三子鹏。

  鹏为大郡三子,生之俊。之俊生子璋。璋生子從信,從信生子谐,谐生子以儒,以儒生子凤翔,世居徐州沛县。(清康熙年燕谐公为永记先祖燕青之功德,把燕氏武艺命名为燕青拳)。

  燕凤翔,系美春公十世孙,生于乾隆三十五年,卒于道光二十六年,享年七十六岁。幼时不好诗赋,喜武功,随父以儒、祖父谐习练家传武艺燕青拳,以镖行为业,远近闻名。嘉庆年携子心典、心,孙仲、沛臣、忠臣,从沛县迁山东单县姜双楼投亲薛氏,后又迁单县薛杨楼,以传三十六世。由于燕氏祖规甚严,(因燕青入梁山义军)顾不能载入族谱详细记载,这是燕氏武艺燕青拳在燕氏家族中一脉传承。

  二、社会传承燕青拳

  据今,河北武林界相传,宋代的周侗精习此艺,其弟子林冲、卢俊义也是习练此拳的高手。还有一说是唐代少林寺僧外出至一高山,见到一种猿状动物相斗,遂得到启发,后造此拳遂名为猊猔拳。 围绕着秘宗拳的起源有许多传说,拳法的名称也因之众说不一,如"燕青拳"、"秘宗拳"、"迷踪艺"、"猊拳"等等。另据史料记载,最早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烧火僧紧那罗王"所创。相传,他原不在少林寺出家,他游遍天下访遍名师。后来少林当了一名烧火僧,他头不剃,脸不洗,穿破僧衣,目的为掩盖起真面目。元朝时红巾军攻打少林寺,众僧不能抵抗,紧那罗王手持一条铁棍打退百万红巾之兵,后借燕青为名创燕青门,其有一师姐(为道姑),练秘宗拳,故称"一路秘宗。二路燕青。燕青秘宗不分家''。

  传说之一,认为这个门派起源于唐末,传至宋代由卢俊义(梁山好汉之一)在少林寺整理发展而成。后来卢俊义把此拳传给了燕青(梁山好汉之一),自己引退,以后由燕青传播这个拳法,故称之为"燕青拳"。

  传说之二,燕青的门徒因为燕青上梁山造反而隐其名,故称之为"秘宗拳"。

  传说之三,燕青上梁山时,施展绝技使雪地上不留足迹,追兵迷路,故称之为"燕青拳"或"迷踪艺"。

  传说之四,唐代少林和尚云游至四川深山丛林之中时,遇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相斗,其动作灵敏,自然柔顺,刚柔相济,神气内藏,遂据此创编"猊拳"。

  传说之五,这个门派的行拳路线复杂,有如"蜘蛛巢状",具有可以瞒敌眼目的独特步法,所以名为"燕青拳"或"迷踪艺"。由于古时传拳多靠口授身传,少有文字记载,而且以上传说大体谐音,故上述说法均属传说,尚待考证。

  据山东潍坊市燕青拳非遗传承人秦子祯说,燕青拳是清代末期大侠剑客燕云风传入沧州。清末天津塘沽人王正彪在沧县学得燕青门武术。令据沧州燕青拳传承人说,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孙通跟山东泰安人张某学艺,孙通后又在嵩山少林寺苦习数年,燕青拳艺炉火纯青,被人尊为"万能手"。孙通因犯命案去东北避难,途中,在青县和静海县交界的大屯村和静海县小南河村分别传下燕青拳,后出大侠霍元甲。此后燕青拳分两个渠道传入青县,在青县又分两支广泛流传。

  三、燕氏家族传承的燕青拳套路、风格、特点

  (一)、燕氏家族传承的燕青拳,拳术有:燕青一路神拳、燕青二路扑拳、燕青三路花拳、燕青四路勾挂、燕青五路迎风掌、燕青六路金刚掌、燕青七路荷叶掌、燕青八路翻子拳、燕青九路练手拳、燕青十路看家拳、燕青红拳、燕青架子拳、燕氏对打拳、燕青小架 、扑拳对摔、燕青连拳 、燕青散跤、燕氏绵掌、燕氏阴阳掌 、燕青十六单打、燕青虎豹拳、燕青跤对摔等套路。

  (二)、刀术:燕青刀一路、燕青刀二路、燕青刀三路、燕青刀四路、燕青刀五路、燕青刀六路、燕氏战刀、燕氏双刀、地躺刀等。

  (三)、枪术:燕氏绝命枪、燕青花枪、燕青大枪、五虎断门枪。

  (四)、剑术:燕青救主剑、燕氏清平剑、燕氏花剑、燕氏对刺剑。

  (五)、棍术:燕青棍一路五虎擒羊棍、燕青棍二路盘龙棍、燕青棍三路齐眉棍、短棍、三节棍、长梢子棍、棍对棍、一棍破双刀、一棍破双枪、空手夺棍、手杖进棍、棍对单刀等。

  (六)、大斧:燕青一路开山斧、燕青二路宣花斧。

  (七)、大刀:燕氏清平大刀、燕氏追魂刀、燕氏斩马刀。

  (八)、鞭:燕青九节鞭、燕青七节鞭、虎尾鞭、竹节鞭、绳鞭等。

  (九)、手杖:燕氏清平杖、燕氏手杖。

  (十)、钩:燕氏双钩、虎头双钩。

  (十一)、戟:燕氏方天戟、燕氏清平戟。

  (十二)、拐:燕青双拐(牛心拐 )、单刀柺。

  (十三)、暗器:燕青阴阳镖、燕青石丸、燕青梅花轮、单匕首、燕青飞刀、燕青双匕首、单匕首、燕青弩等。

  (十四)、对打拳:燕氏擒拿术、双人对打拳、贴身靠打拳、三人对打拳、燕青豹拳对打、一豹对双虎、看家拳对打、扑拳对摔、连拳套打、单刀破枪、双刀破枪、单刀对单刀、单刀对棍、双刀对棍、空手夺刀、单剑对刺、空手夺枪、手杖破鞭等。

  (十五)、双锤:燕氏四棱锤、西瓜锤、

  (十六)、功法:猫行功、蛇形功、折柴功、轻身功、缩身功、燕子功、双飞肘、膝顶功、百抓紧、鹰爪功、铁牛功、肩蹦功、罗汉功、铁头功、铁裆功。

  燕青拳风格特点:燕青拳以轻灵敏捷、注重技击、不求花架、刚柔并重、古朴明快、忽高忽低、闪展腾挪、小巧伶俐,尤擅贴身、近打;动静分明,虚实莫测,步法灵活,手法善变,动如闪电,快如刮风,轻如狸猫落地,重如泰山压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克敌取胜而著称。

  燕青拳在行拳走套时要求:手、眼、身法、步法要协调配合,出手刚柔相济,眼观四面,身如风摆杨柳,脚似古树盘根,步法圆活快捷,闪、展、动、静分明,劲力充实顺达,吞如坐猴接物,吐似猛虎奔山,浮如蛟龙摆尾,沉如水底掏石。

  燕青拳主要步型有:马步、弓步、虚步、丁步、仆步、歇步、盘步、插步、骑龙步、退步、斜步、箭步、击步,另外还有其八种独特步型。如:两向步、三角步、五星步、七星步、中心步、八角步、猫行步、蛇行步等。其步法利于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虚实进退,躲闪自如。

  腿法主要有:撩腿、点腿、挂腿、勾腿、铲腿、缠腿、圈腿、掀腿、提腿、插腿、蹬腿、摆腿、分腿、扫腿、踹腿、弹腿、绞腿等。谱曰:“拳打来敌莫留情,脚踢手领步法清,手如两扇门,靠腿来嬴人,若求功夫上身,脚下务必有跟,其根在于脚,力发于腰,行于肩跨用于手脚……。”

  身法突出特点:挤、扛、抖、伸、晃、缩、撞、坐、轻、软、灵、闪展、吞、吐等。要求背、肩、腰、肘、膝等各部位都要高度协调自然配合,不用拙力,不讲硬托硬架。因此,要求静时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竖项收腹、提肛、舌尖顶上腭。注重乘人之势,借人之力,蓄力待发。站如泰山落地,吞如坐猴接物,吐如猛虎捕食,动如闪电之疾。遇敌远者,手打足踢,遇敌近者,膝顶肘击,贴身者,则用摔拿贴身靠等。

  手型主要有:阴阳拳、封眼拳、姜牙、鸡爪拳、透骨拳、虎头拳;柳叶掌、八字掌、龙掌、荷叶掌、风魔掌、迎风掌、虎掌、猴掌、二字指、八字指、山字指、一字指等。

  手法讲究:抓、插、中、撮、挂、推、坠、挑、刁、勾、劈、立、梗、戳、挎、点、拿、按等。手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不拘于死手。去如锥,回如钩,有衣抓衣,无衣抓骨。出手不回空,手脚并用,也称三只手。谱曰:“燕青手法一十八,断脉分筋错骨法,拳打来敌莫留情,脚踢手领步法清,变化无穷秒无边,此艺手法燕青传。”

  由于手法变化无常,神出鬼没,轻灵敏捷,实用技击性大,故又称为“燕青十八手”。燕青拳特重技击,故易学难练,下盘功底要求极严。所以在练习中总的要求是: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气神力功。主要讲究: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随身转,步随身行,眼随手动,目随势注,明镜似电。要以意领气,以气摧力,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眼到手到,俩手紧抱怀,看拳从何来之说。

  用气方法:以“发呼、蓄吸、进呼、退吸、刚呼、柔吸”为主动性原则。在具体演练中讲究:从小到大为呼气,从大到小为吸气,动时呼气,缩时吸气,吸气时腹部内含,呼气时腹部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技击时便于“退避、柔化、蓄势、进攻”,处于不败之地,克敌而制胜。

  四、河北一带燕青拳套路、风格、特点

  燕青拳自达摩创拳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燕青拳不断丰富和发展,由最初内容比较单一逐渐发展成从理论到拳术比较完备、内容浩繁、博杂而精深的优秀拳种。燕青拳的基本含义可归纳为"疾速、猝击、隐含、刚柔、虚实、变化等。外型看似长拳,但内容很杂,既有少林拳、鹰爪拳、通臂拳等拳的特点,又含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一些特点。劲力上化拙归巧,易僵为灵,练求明劲、暗劲、横劲、开合劲、抖放劲、螺旋劲等。技法上讲究全身为法,动即是法,尤以靠、抱、粘、拗、顶、弹、拨、挎、掸、提、撩、缠、击、拦十五字技法要诀为精华。

  河北燕青拳的特点是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功架端正,发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独具风格:眼神集中一点,兼顾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气力。腿法要求劲足力满,干净利落。各种拳套大多由各种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跃等50多个动作组成。其技法,上肢有甩、拍、滚、掳等击法,下肢有跳、截、挂、缠等腿法,配合靠、闪、定、缩等身法,组成技击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其步法强调插裆套步,闪展腾挪,窜蹦跳跃。

  习拳的基本要诀是"心意为本"。基本的要求是"要练拳,先修心,习武功,意为先,心为主帅,意为先导,意导气行,气催力发"。行拳走式要求连惯、圆和、自然。不动则正,一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一气哈成。招式变化都在行动之中,。实战时讲求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借力打力。行功习拳最忌劳气拙力,讲究练求刚柔之劲。艺到精纯,诸法融会贯通,招法举一反三,生化无穷,变化莫测,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运用自如求轻灵自然,如猿纵,似猫行。

  身型讲"抱桩为虎形,提拦为马形,搭袖为鸡形,盘坐为蛇形"。身法讲究挺胸收腹,歪腰斜胯。拳式中反打、侧打、拧转、旋转的动作比较多。手型有多样,拳、掌、勾、爪、拐等十几种,手法有云手、捋手、缠手、掸手等近二十种。手行似浮云,遮人耳目,出手三招,刁钻古怪。特别是双掌为刀手,下穿下卦,掸、挥、削、砍连连不断。十分重视下盘功夫练习,有"入门先蹲三年桩、踢三年腿"之说。架子和弹腿主要是练腿功的。腿法变化多端,有踢、蹬、踹、搓、跺、撩、扫等十数种。步型主要有马步、弓步、虚步、丁步、歇步、仆步、独立步、跪膝步等,行步则以蹬步和系统套环步为主。

  1、徒手(燕青拳、三步架等)

  2、器械(青龙剑、明堂刀、五虎断门枪、春秋大刀等)

  3、对练(讲究十二诀:谈空、捷进法、救应法、达变法、拆变法、虚实救应躲闪法、半避风短打、燕青十打、五花绵掌、迎面对、绵掌拔步打法、里外战)

  4、硬功(铁裆、铁沙掌、铁顶)

  5、医疗保健功(十二练手,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编制,主要以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

  在实战技法基本功夫习练法中,有单人习练和双人习练之法。单人习练中有空击法和实击法。空击法中有身体各主要部位具体习练方法。实击法中有击打吊袋、木桩、群木阵等习练之法。双人习练中有直力、横力、竖力、开合力、旋转力及躲闪、迎挡、模拟实战练习等等。燕青拳的实战技法基本功夫习练法--单人空击练习是其中之一。燕青拳实战技法基本功夫习练法--单人空击练习是根据老拳谱的要求,对身体从头到脚一些主要部位进行练习,从而能够提高这些部位的实战击打能力。这十三个主要部位练习的主要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它的实战技含义。

  燕青拳很重视下盘功夫,下盘功夫是指腿脚功夫,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步型.表现为定式,如一些桩式或专门练习基本功的步子以及拳术套路中的定步,主要有马步、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歇步、跪步等。二是腿法,主要指脚的一些技法,如弹、蹬、搓、踹、踩、扫、踩、勾、蹶等。三就是步法,是指动态的.在运行当中的步子。

  《史记》燕氏名人与《燕氏族谱》

  燕召公、姬奭、燕姓始祖,公元前1045年西周王朝建立,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之一,封燕国。传至燕王喜:公元前254年—前222年,在位33年 (春秋战国)燕国传承800年,后被秦国所灭。

  燕 伋: 春秋时期 系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前541一前475,字子思,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生于春秋时周景王四年(前541)。燕伋18岁取壤驷为妻,生燕策、燕笃二子。燕伋辞世后,历代朝廷对其大加封赠: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追封他为渔阳伯从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为千源侯;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燕子。系燕召公之二十三世孙。

  燕 偲:燕伋之曾孙,在魏文侯时, 为西门豹之师。资料来源《史记》、《燕氏家谱》、《千阳县志》。

  燕 荣:华阴人,隋初将领。性严而酷,初仕于北周,从武帝伐北齐,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入隋进位大将军,从击突厥,迁青州大总管,严刑峻法,境内萧然。

  燕 肃 :(961-1040)字穆之,署上谷,祖籍青州益都,父燕俊迁曹州(今曹县西北),肃生于曹州,六岁丧父,勤奋好学,曾游学睢阳学舍(今河南商丘)。宋淳化年间,燕肃举进士,补凤翔府(陕西凤翔)观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务。宋淳化五年,寇准荐肃任秘书省著作佐郎,后任临邛(四川邛崃)知县。后调任河南府通判,任考城知县。宋真宗赵恒即位,因燕肃政绩突出,升为监察御史,因寇准建议,仍留任河南。寇准回京后,荐燕肃为殿中侍御史,提点广南西(广西),路刑狱,继而又徙广南东路(广东,刑狱。后历任越州(绍兴)、明州(宁波)、梓州(四川三台)、亳州(安徽亳县)、清州(河北青县)、颍州(安徽阜阳)、邓州(河南邓县)等。之后,燕肃任定王府记事参军、判尚书刑部,期间,完善宋朝司法制度,减轻官吏对百姓欺压,王安石赞其“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称其为“仁人义士”。宋仁宗时,任龙图阁直士。官至礼部侍郎。

  燕肃多才多艺,一生成就甚多。其精通天文,创造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等仪器。著《海潮论》,绘海潮图,阐述潮汐原理。工诗善画,以诗入画,意境高超,浑然天成,堪比王维,为文人画之先驱。

  燕 选:宋淳化二年991年进士,燕伋之后裔。

  燕 度:字唐卿。燕肃之子,登进士第,先后任陈留知县、户部判官、河北转运副使;塔河决,坐贬秩知蔡州,徙福州。闽故多盗,度请假事权制摄一道,遂加兵马钤辖。入为户部副使,以右谏议大夫知潭州。卒,年七十。

  燕卞:燕肃之子,嘉祐八年以驾部员外郎知台州军州事、十月以駕部員外郎知嘉定赤城郡守,虞部郎中。

  燕雍:燕度之弟,燕雍,字周卿。治平四年,以司农少卿知滁州郡守。(康熙滁州志 卷十三 职官 本州 宋 )

  燕慎:宋宝元年-1038年进士,燕伋之后裔。

  燕若冲:燕肃之孙,宋神宗时任南阳县令,为政清平。

  燕达:字逢辰,燕伋之后裔,生于开封。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砦。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走,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燕瑛:(1077一1126),北宋臣。字仁叔,燕肃之曾孙。以荫为瑕丘尉。历任广东转运副使,加直秘阁,户部侍郎等。徽宗赐书“仁人义士之家”以表彰。转开封尹,赐进士出身,为龙图阁直学士,旋为户部尚书。靖康初,金兵攻河阳,为乱兵所害。赠端明殿学士。

  燕玫:燕肃之曾孙,江西燕姓始祖 ,阁门宣赞人。

  燕思谦:燕玫之子,刑部郎中。

  燕森:思谦之孙,户部主事。

  燕宁:(?-1221),金将领。初为莒州提控,守天胜寨,与益都田琢、东平蒙古纲相依倚,维持山东残局。兴定四年(1220),封东莒公,辖益都府路。五年,与蒙古纲保全东平,迁金紫光禄大夫,同年战死于天胜。

  燕燮:燕森之子,永州通判。

  燕宗沐:燕燮之子,岳州榷茶分司。

  燕庆安:祖籍陇西羌浑部,宋绍定六年(1233)出生于庄浪水洛城。元初,定居宁州定平县陈严庄(今正宁县周家乡燕家村)。

  燕庆安为人稳重厚道,洒脱豪爽,崇尚气节。他精于骑射,久经战阵,曾领兵收服居于西北方的回鹘、北庭等偏远部落,为元王朝形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元海迷失后二年(1249),燕庆安16岁,太皇太后即以百姓300户令其掌管。元世祖至元(1264—1294)初,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申明署巩昌、延安管民提领(正三品至从三品之间官职),代行达鲁花赤(总辖官)事宜。燕庆安忠于王事,为政宽缓,取下有度,百姓称善。且自奉节俭,待人诚信,轻财好施,曾赎回被俘宋廷俘虏脱离民伍者数十家,并常以布匹、粮食赈赡老疾孤贫。其居于乡里,善于经营,耕作畜牧,岁出甚丰。凡乡里纠纷,庆安言出即断,人人敬服,使善者知劝,恶者不敢肆意妄为。他治家严肃,内外敬畏,子孙六人,均有所成,全部担任官职。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十二月去世,享年67岁。殁时,百姓怀其恩德,远近奔丧的达数千人,吊称其为“民之任恤者”。

  燕公楠:字国材,(1241~1302年),号五峰。南康之建昌人,宗沐之子,宋礼部侍郎肃之七世孙。母雷氏,梦五色巨翼入帏,遂生公楠。十岁能属文,居父丧,庐墓三年。再贡于乡,不第,后以连帅辟,五迁至通判赣州事。至元十三年,世祖既平江南,帅臣板授同知赣州事。十四年,以平广南功,迁同知吉州路总管府事。二十二年夏,召至上都,奏对称旨,世祖赐名赛因囊加带,命参大政,辞,乞补外。除佥江浙行中书省事,俄移江淮。尚书省立,就佥江淮行尚书省事。江淮在宋为边陲,故多闲田,公楠请置两淮屯田,劝导有方,田日以垦。二十五年,除大司农,领八道劝农营田司事。按行郡县,兴利举弊,绩用大著。劾江西营田使沙不丁贪横,罢之。二十七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桑哥既败,而蠹政未尽去,民不堪命。公楠赴阙,极陈其故,请更张以固国本。世祖悦。会欲易政府大臣,以问公楠,公楠荐伯颜、不灰木、阇里、阔里吉思、史弼、徐琰、赵琪、陈天祥等十人。又问孰可以为首相,对曰:「天下人望所属,莫若安童。」问其次,曰:「完泽可。」明日,拜完泽为丞相,以公楠及不灰木为平章政事,固辞。改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赐弓矢及卫士十人以行。三十年,复为大司农,得藏匿公私田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二顷,岁出粟十五万一千一百斛、钞二千六百贯、帛千五百匹、麻丝二千七百斤。元贞元年,进河南行省右丞,厘正盐法,民便之。召入觐。成宗以公楠先帝旧臣,慰劳良至,改拜江浙行省右丞。明年,迁湖广行省右丞。转运司判官唐申,家沅州,豪横夺民田;武昌县尹刘权杀主簿,诬系其妻子。悉正其罪。五年,召还朝,以卒。帝闻,甚伤悼之。赙赠有加,特命朝臣护丧南归。

  燕汉翊: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进士,燕伋之后裔。

  燕淑和:延枯二年1315年进士,燕伋之后裔。

  燕珪:燕庆安之子。任承直郎、安西路总管府总管、怯连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坊副都总管。

  燕玙:燕庆安之子。任打捕民匠长官。

  燕思诚:燕庆安之孙。任兴元路凤翔等处打捕鹰坊长官。

  燕择善:燕庆安之孙。任打捕民匠长官。

  燕勤礼:燕庆安之孙。袭任巩昌、延安管民提领。

  燕璋:燕公楠之子,镇江路总管分派民户。

  燕琳:燕公楠之子,松江知府分派军户。

  燕珪:燕公楠之子,朝列谏义大夫。

  燕琦:燕公楠之子,武冈路总管。

  燕珙:燕公楠之子,南康路总管。

  燕兰溪:燕璋公之子,平阳州州判。

  资料来源:(宋史、元史、燕氏家谱)等。

  燕卞:燕肃之子,嘉祐八年以驾部员外郎知台州军州事十月以駕部員外郎知嘉定赤城郡守,虞部郎中。资料来源《台州历代太守、知府索引》、《嘉定赤城志》、《江西南昌燕氏族谱》。

  燕文:明朝洪武13年,江南省(今南京)城水西门,进学士平黔将军葬毕节北门外双棺。

  燕正:明朝洪武13年,江南省(今南京)城水西门,琼林学士黔南镇巍左将军,黔地告终,葬毕节北门外文祖之墓左面。

  燕升:明朝洪武13年,江南省(今南京)城水西门,翰林学士部将出蜀军将军葬毕节双井寺,因入黔地之时置三军于七星谷口大会战,燕升将军之敌用火大发,继以毒弩,一阵乱箭射伤谷口,致使落于黔地而告终。

  燕善:江西德化人,明代官吏。永樂二十一年舉人,任湖廣武陵知縣。馭吏以嚴,撫民以寬,號稱良吏,官終太仆寺丞。

  燕善名 :亦作燕善明(?—1420) 号景山,洛阳人,出身于官宦大族,武当山道士。据明卢重华山志记 :“丰姿绰约,貌相朴实”。跟随其师丘玄清来武当山,住在五龙宫修全真道。因为他道德高尚,勤于道业,受到道友和社会人士的普遍敬慕。永乐18年(1420)去世。

  燕忠:字良臣,号两溪(公元1459年—1515年)。其先祖是扬州泰兴人,明朝初期随高祖五公徙居蓟州。燕忠聪慧过人,青年中举,25岁时考中进士。先后任常州和宁国两府推官、福建道和浙江道监察御使、山西巡按、陕西按察副使、陕西苑马寺卿、陕西按察使、陕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都御使、大理寺卿等要职,死后被追赠为刑部尚书。正德皇帝知燕忠逝世的消息,大为震惊,特派遣大臣颁发谕旨到灵前祭悼,追赠燕忠为刑部尚书,并派专人办理丧葬事宜,将其灵柩运回蓟州,葬于城东燕氏祖茔。

  燕澄:字宪清,生于1486年,真定府人,妻李氏。明朝进士,正德九年(1506—1521年),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后任巡按陕西监察御史。

  燕楫:燕澄之子,生于1510年,明世宗年间进士,任刑部员外郎。

  燕 满:(1578—1660)系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夫人王氏(1576—1633),燕满巳卯年(1615年)中域,辛巳年中进士,放湖北大冶县为官,后转升为汉阳县正堂,官职五品,皇封为文林郎奉政大夫。

  燕文举:(1593—1632),夫人段氏(1595—1635)。文举系一世祖,燕满十六岁生的长子,呈钦加五品衔尝戴翎,分发湖南新化县,例封奉政大夫,未到任而终。

  燕思川:(1620—1698),生封文林郎,娶妻段氏(1620—1702)。

  燕腾宇:(1647—1697)。娶妻牛氏(1649—1703),诰封恭人。四世祖例封国学生,诰封荣禄大夫,后特加授光禄大夫。

  燕玉鼎:(1666—1735),字风竹,娶妻秦氏(1667—1725)。1699年岁科副榜,1700年中会士,年66岁(1732)年中科举,曾钦点翰林院编修,江苏提督学院、云南提督学院、广西副主考、河洛兵备道,直隶左付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协办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等职。

  燕帝臣:(1681—1747)娶妻谢氏、秦氏。六世祖1702年中士,时年28岁(1709)年中会士。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山西平陵县正堂,湖南武冈州正堂,山东登州府正堂,河南开封府正堂等职。

  燕卜臣 :娶妻林氏。曾封为登仕郎。

  燕化鹏 :交城县东厢七甲人。祖籍陕西省米脂县。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落籍本县。系燕姓第9世祖。化鹏弟兄3人,长兄化鸾,次兄化凤。清顺治六年(1649)三月,反清部将姜建勋部配合交山义军攻克交城县城,杀署知县周邦翰、典史郑应昌于奎星楼下,化鹏受义军委任,接任交城知县,整顿县政,治世安民,五月,清兵反扑,复踞县城,化鹏不知所终。

  燕乐天:乾隆时人,祖居同乐里(今吉县文城乡同乐村)河沿村,父早逝,善事母,其母病笃,亲调汤药,衣不解体数月,后入泮,至州上学,偶染重疾,归至人祖山,卒于深山中,旁无奴仆,忽有一虎卧身侧,日夜不去,行人见之,送信至家,往视之,面如生,虎乃去。”

  燕楷 :字鲁亭,四川南溪人,都司树弟。少倜傥有志节。工书,善饮酒。

  燕茂林:字逢春。济邑白涧镇人。其人端方正直,仁孝可风。因母年过七旬,适切怀来,朝夕供奉,须亲身洵谓能知父母之年及时尽孝矣!乾隆年间,同母降香济渎庙,偶见长生阁工程未竣,顿生孝念,默祝母寿无疆,祈神保佑,随即捐银二百、施地二亩,以作长生大帝辰日香柱之费。此孝心可羡,但恐远年,泯没其事,故掌院住持段宜进,乡耆约铎保、苗登甫等八人为其勒石,以传不朽(此碑现存济渎庙内)。

  燕晋 :又名燕锡帆,河北省献县小营村人。清代曾任湖南省益阳县县令,清正廉洁,受到当地人拥戴。

  燕丕远:字猷臣。城东北三十里之东燕庄人。幼家贫,性至孝,髫(音:条,意:幼小)年母殁(音:莫),每日诣墓祭奠,三阅月风雨无间。父怜之,严阻乃已。读书务求精深,不事浮鹜(音:务)。清光绪辛卯举于乡,戊戌大祧一等,分发陕西。历任榆林知县、商州州同。

  燕鸿魁: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其祖上四代单传,其父燕永年五十岁后方首得一子,甚是喜欢,年八岁,初读私塾。年十六,身长七尺,膀阔腰圆。不好诗赋,喜舞枪弄棒。遂入永平府武学堂,习武八载,得师真传,刀枪剑戟样样精通,行军布阵面面知晓。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科考,获武举殿试二甲第六名,赐进士及第,封御前三等侍卫,正五品衔。为侍卫,鸿逵恪尽职守,严谨认真,传当时慈禧年轻寡居,常召年轻男子(与货物一起混在一起)宫中,鸿逵不知内在缘由,挥刀斩之,知晓情况后,担心获罪,称病回乡,慈禧下旨调鸿逵为雁门关总兵,家人谎称其病故,未赴任,后终老乡里,有四子。

  燕起烈 :咸丰十一年辛酉科(1861)进士,桃源人。字训卿,号旸谷,桃源人。清光绪间以孝廉游宦陕西,洊权西宁道,卒于任所。

  燕瑞符 :祖籍洪洞,有讳旺者客于济源玉川里白磵村,遂入编户,是为济源燕氏始迁之祖。第九世国瞻、瞻之子廷扬皆习武。天序,纳粟为国子监生。天序子凤鸣,字瑞符,输貲农部,为国子贡生,是为际春之父。

  燕甲元 :陕西户县宋村,咸丰五年(1855)甲元提升京堤堂后,为彰其功名事业启迪后昆,立于宗祠前,距今150年,这一对遗产已成为户县重点文物,据有识之士谈,如此造型精致浑厚的石旗杆全国不多见。

  燕怀军:安徽省涡阳县农民起义领袖。资料来源:《贵州燕氏家谱》、《河南济源家谱》、《湖北汉阳家谱》、《河北正定家谱》、《山东广饶家谱》、《湖南武陵源家谱》等。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承祖艺,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砦。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走,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征。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厢都指挥使。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土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船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燕鸿魁: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其祖上四代单传,其父燕永年五十岁后方首得一子,甚是喜欢,年八岁,初读私塾。年十六,身长七尺,膀阔腰圆。不好诗赋,喜舞枪弄棒。随祖父入永平府武学堂,习武八载,得师真传,刀枪剑戟样样精通,行军布阵面面知晓。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科考,获武举殿试二甲第六名,赐进士及第,封御前三等侍卫,正五品衔。为侍卫,鸿逵恪尽职守,严谨认真,传当时慈禧年轻寡居,常召年轻男子(与货物一起混在一起)宫中,鸿逵不知内在缘由,挥刀斩之,知晓情况后,担心获罪,称病回乡,慈禧下旨调鸿逵为雁门关总兵,家人谎称其病故,未赴任,后终老乡里,有四子。

  燕忠:在蓟县城东五里碑(今城关镇东大井村北),有一处燕家坟。1983年在人民东路施工时,先后出土了燕祥、燕忠、燕鼎祖孙三人的墓志铭。志文中记载了三人的生卒年月与平生事迹,他们的事迹尤以燕忠最为感人。明嘉靖《蓟州志》也记述了燕忠的事迹,与墓志铭上所述基本一致。

  燕忠:字良臣,号两溪(公元1459年—1515年)。其先祖是扬州泰兴人,明朝初期随高祖五公徙居蓟州。燕忠聪慧过人,青年中举,25岁时考中进士。先后任常州和宁国两府推官、福建道和浙江道监察御使、山西巡按、陕西按察副使、陕西苑马寺卿、陕西按察使、陕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都御使、大理寺卿等要职,死后被追赠为刑部尚书。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燕忠被任命为常州府推官,期满后又改任宁国府推官。推官是掌管刑狱的官员,负责处理各种案件,惩治不法之徒。燕忠在任期间,秉公执法,惩治邪恶,打击犯罪,为民做主。审理案件铁面无私,遇有冤假错案,坚决予以平反。某商人在江淮地区做买卖,其仆人偶有过失,被主人责打了一顿。这时有一个怨恨该商人的人,唆使其仆人说:“你为他服侍劳累,他不保护你,还打你,你不反抗还等着什么?找机会杀了他算了。”于是主仆二人在去采石矶做买卖的途中,仆人杀死了这个商人,并盗走了所有货物。商人的家人告到了官府,罪犯却很久得不到惩治。燕忠到任后,得知案情,迅速查清了此案,拘捕了犯人,使犯人伏法。对常州、宁国两府的冤家错案,燕忠全部给予平反,有力地打击了常州、宁国两府的强横之徒,使之不敢再横行恣事。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燕忠被提升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改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当时浙江正逢天灾,百姓苦不堪言。燕忠到任后,立即直言上疏,把灾情如实地向皇上陈奏,并建议皇上“亲贤纳谏,重名器,节财用严赏赉”。由于他的陈奏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利国利民,所以弘治皇帝朱祐樘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对他大为赞赏。由于奏报及时,朝廷采纳了燕忠的建议,是在民得到了及时救助。弘治十三年,燕忠出任陕西巡按。上任后,他整治法度,考察官吏,体察民情,揭露坏人坏事,严惩贪官污吏。由于他做事坚决果断,不留情面,使当时有劣迹的官员非常害怕。就连那些有权优势的重要官员,对燕忠的做法也谈虎色变,不敢再做贪赃枉法之事,并说:“恐巡按知之。”燕忠还不惧险远,不怕吃苦,经常深入州、县、村庄,上惩贪官,下察民情。陕西所属州、县凡有过错的官员,都很惧怕,贪官污吏望风解印,弃官而逃,当地百姓却为之欢呼。百姓有什么不平之事,则说:我将诉之于御史执政者。“而燕忠对有过错的官员多数予以批评教育,对贪官污吏则严惩不贷,深受百姓爱戴。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燕忠迁升陕西按察副使,分管兵备军务。到任后他认真了解军队的防务情况,加强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修筑边防工事,增强边疆的防御能力,加强边防巡逻,从不放松警惕。位于北部边疆的蒙古军队虽然多次入侵,但都被击退,使陕西所属之地毫无损害,人民安居乐业。正德元年(公元1056年),吏部推荐燕忠为陕西苑马寺卿。于是他便开始研究牧政管理,探索养马技术,使军马数量不断增高多,军马品质更加优良,为国家的军备建设做出了贡献。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燕忠擢升为陕西按察使。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晋升为陕西左布政使。在此期间,他继续实行任巡按时的作法,严惩贪官污吏,揭发奸邪,使之无处藏身。过去一些官府利用掌握的权力,采用罚款的办法聚敛钱财,并以供给官府衙门使用为名,挥霍浪费罚款收入,甚至中饱私囊。燕忠到任后,禁止了以官府名义罚款的做法,制止了官府衙门挥霍浪费公款的行为,不仅如此,他还裁减了官府衙门办公费用的三分之一。而燕忠自己则以“简静而治”,廉洁自律。百姓称赞他冰清玉洁。当时,明朝太监刘瑾执掌权柄,并与其他七位太监狼狈为奸,被称为“八虎”。一些官员为了依附刘瑾的权势,纷纷拜在刘瑾门下。陕西是刘瑾的家乡故里,当地官员都非常惧怕刘瑾,不得不向他行贿送礼。而燕忠却不畏权贵,不但不送任何礼物,也不去拜见刘瑾。由于燕忠刚正不阿,清廉从政,太监刘瑾虽然很嫉恨他,却找不到陷害的机会。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经吏部尚书杨一清推荐,燕忠升任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当年冬季又改任大理寺卿。此时燕忠已官居高位,掌握生杀大权。但他不以位高而自居,不以权大而滥用。有一个叫田昆的知府为了给一桩讼案辩冤,触怒了皇上。皇上以“大不敬”的罪名,将田昆治罪收监。燕忠了解案情后,知道田昆是冤枉的,于是他几次上书,为田昆洗刷冤屈。经燕忠的不懈努力。,终于说动了皇上将田昆无罪释放。有一个胡某,因与他父亲的小妾私通,毒杀了其父亲。案发后胡某以重金贿赂了地方官员,企图减缓罪行,地方官员在判决书的用词上多处替胡某遮掩。燕忠看到了上报大理寺的判决书后非常气愤,他说:“还有什么罪比这更大的呢?”于是立即将判决书驳回,要求严惩罪犯。当时,江西藩台、臬台互相勾结,干了许多坏事,后来他们又翻脸成仇,相互上奏攻击、揭发对方的短处,因此使江西许多大案得不到及时办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冤假错案。燕忠受皇帝诏命前往江西处理此事。由于燕忠办案公正公平,顺利地处理了江西案件,无一人提出异议。某地发生饥荒,燕忠再次受皇帝诏命赈济饥民。燕忠深入灾区察看灾情,认真核实受灾人口,不漏掉一村一户,将救济粮逐一发放到人。由于他的权力和地位,一些亲朋好友、朝中同僚经常有人托他办事,都被他正色拒绝。到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燕忠任大理寺卿已满三年,因政绩卓然而受到皇帝的奖赏,赐封燕忠之妻为诰命夫人,命其子燕鼎为太学生。后来拟推燕忠为吏部侍郎或兵部侍郎,燕忠却因常年勤于政务,积劳成疾,没来得及再次升迁便与世长辞,享年56岁。

  燕忠性情严峻刚直,在家很少说话,不轻易与人交往,令人望而生畏,有宋代清官包希人仁(包拯)、赵阅道(赵抃的风范)。燕忠一生,生活节俭,居官30年,俸禄收入仅供全家生活之用,没有购置过一亩田园,没有建筑过一间新房。逝世之时,家中没有一点积蓄。正德皇帝知燕忠逝世的消息,大为震惊,特派遣大臣颁发谕旨到灵前祭悼,追赠燕忠为刑部尚书,并派专人办理丧葬事宜,将其灵柩运回蓟州,葬于城东燕氏祖茔。

  燕宁(?-1221),金将领。初为莒州提控,守天胜寨,与益都田琢、东平蒙古纲相依倚,维持山东残局。兴定四年(1220),封东莒公,辖益都府路。五年,与蒙古纲保全东平,迁金紫光禄大夫,同年战死于天胜。

  燕公楠,字国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肃之七世孙。母雷氏,梦五色巨翼入帏,遂生公楠。十岁能属文,居父丧,庐墓三年。再贡于乡,不第,后以连帅辟,五迁至通判赣州事。至元十三年,世祖既平江南,帅臣板授同知赣州事。十四年,以平广南功,迁同知吉州路总管府事。二十二年夏,召至上都,奏对称旨,世祖赐名赛因囊加带,命参大政,辞,乞补外。除佥江浙行中书省事,俄移江淮。尚书省立,就佥江淮行尚书省事。江淮在宋为边陲,故多闲田,公楠请置两淮屯田,劝导有方,田日以垦。二十五年,除大司农,领八道劝农营田司事。按行郡县,兴利举弊,绩用大著。劾江西营田使沙不丁贪横,罢之。二十七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桑哥既败,而蠹政未尽去,民不堪命。公楠赴阙,极陈其故,请更张以固国本。世祖悦。会欲易政府大臣,以问公楠,公楠荐伯颜、不灰木、阇里、阔里吉思、史弼、徐琰、赵琪、陈天祥等十人。又问孰可以为首相,对曰:「天下人望所属,莫若安童。」问其次,曰:「完泽可。」明日,拜完泽为丞相,以公楠及不灰木为平章政事,固辞。改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赐弓矢及卫士十人以行。三十年,复为大司农,得藏匿公私田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二顷,岁出粟十五万一千一百斛、钞二千六百贯、帛千五百匹、麻丝二千七百斤。元贞元年,进河南行省右丞,厘正盐法,民便之。召入觐。成宗以公楠先帝旧臣,慰劳良至,改拜江浙行省右丞。明年,迁湖广行省右丞。转运司判官唐申,家沅州,豪横夺民田;武昌县尹刘权杀主簿,诬系其妻子。悉正其罪。五年,召还朝,以卒。帝闻,甚伤悼之。赙赠有加,特命朝臣护丧南归。

  燕庆安:祖籍陇西羌浑部,宋绍定六年(1233)出生于庄浪水洛城。元初,定居宁州定平县陈严庄(今正宁县周家乡燕家村)。燕庆安为人稳重厚道,洒脱豪爽,崇尚气节。他精于骑射,久经战阵,曾领兵收服居于西北方的回鹘、北庭等偏远部落,为元王朝形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元海迷失后二年(1249),燕庆安16岁,太皇太后即以百姓300户令其掌管。元世祖至元(1264—1294)初,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申明署巩昌、延安管民提领(正三品至从三品之间官职代行达鲁花赤)、(总辖官)事宜。燕庆安忠于王事,为政宽缓,取下有度,百姓称善。且自奉节俭,待人诚信,轻财好施,曾赎回被俘宋廷俘虏脱离民伍者数十家,并常以布匹、粮食赈赡老疾孤贫。其居于乡里,善于经营,耕作畜牧,岁出甚丰。凡乡里纠纷,庆安言出即断,人人敬服,使善者知劝,恶者不敢肆意妄为。他治家严肃,内外敬畏,子孙六人,均有所成,全部担任官职。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十二月去世,享年67岁(按俗例连属相,在实岁基础上多算1岁)。殁时,百姓怀其恩德,远近奔丧的达数千人,吊称其为“民之任恤者”。

  燕瑛(1077-1126),北宋臣。字仁叔,肃孙。以荫为瑕丘尉。历任广东转运副使,加直秘阁,户部侍郎等。徽宗赐书“仁人义士之家”以表彰。转开封尹,赐进士出身,为龙图阁直学士,旋为户部尚书。靖康初,金兵攻河阳,为乱兵所害。

  燕化鹏,交城县东厢七甲人。祖籍陕西省米脂县。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落籍本县。系燕姓第9世祖。化鹏弟兄3人,长兄化鸾,次兄化凤。 明末,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政治腐败,党祸连年,化鹏毅然抛弃妻室而入山抗明。明亡后,继续斗争,反对满清统治。 清顺治六年(1649)三月,反清部将姜建勋部配合交山义军攻克交城县城,杀署知县周邦翰、典史郑应昌于奎星楼下,化鹏受义军委任,接任交城知县,整顿县政,治世安民,五月,清兵反扑,复踞县城,化鹏不知所终。

  肃公后裔乾公长子祥公后人基本信息

  燕祥 :生于元至正12年,洪武二年留于安康府任佥事。

  贵东 :生于洪武元年洪武22年入山东莱州任佥事。

  贵九 :生于洪武二年,洪武19年入庐州府任千户长。

  贵卯 :生于洪武三年,洪武22年入湖广走马坪任千户长,洪武25年调人潭州府佥事,生五子,妣刘氏葬潭州。

  熙远 :生于洪武25年,永乐19年任永州府同知。

  熙帧:生于洪武27年,宣德三年任永顺府千户。

  熙宁:生于洪武28年,永乐22年德安府师事。

  熙银:生于洪武30年,宣德二年任施州卫卫队长。

  熙陇:生于洪武31年,宣德五年为辰州府佥事。

  贵成:生于洪武三年,任安康府千户长。

  肃公后裔乾公次子文公后人基本信息

  燕文平:黔将军,生于元至正22年,卒于宣德二年,葬金州,妣刘氏。长子成元生于洪武十年,永乐八年为普安佥事,妣王氏,生子燕顺、燕槑。

  燕耀:字永乾生于永乐20年,入江右瓦屑坝:

  燕承:字仕朝号永黔生于永乐19年,正统10年为武昌府千户长,妣孔氏生子遗德、遗承。

  百祥:字丕显号壹德生于成化九年痒生,弘治18年入济宁府通判,正德十年调回荆州府任同知,正德11年回毕节燕子口金州,卒于正德16年,妣李氏生龙、凤、臣。妣王氏生正青,字仁美、正胜字仁举,王氏所生二子居山东益都。

  百贵:字澄,号宪清,生于成化23年,弘治十年入京师任官,后任陕西监察使未回。

  立春 :生于正德七年,嘉靖24年为大同府通判,大同府前卫卫队长,嘉靖25年病亡于任上,诰封文林郎奉政大夫,生二子好爵、好明。

  好爵:生于嘉靖23年,隆庆五年辛未科三甲进士,隆庆六年为河涧府同知,隆庆二年调平阳卫修城,万历十年为河涧府知府修城墙,辛丑年升陕西副使,病亡于任上,葬平阳府南卫村北。

  好明:字立功,生于嘉靖18年,任兵部右侍郎,后被贬至义门巡检司任登侍郎,官终于此,其后长住于此地。

  肃公后裔乾公三子正祖后人基本信息

  燕陞:生于元至正25年,卒于宣德元年,字时朝,洪武15年入大理府指挥使,洪武24年入武昌府检查军务和运送物质,洪武25年回金州,妣陈氏生子元斌、元栋。

  元栋:字召南,生于洪武22年,出任武昌府军事佥事,妣沐氏,沐氏生于洪武24年,其后居陨阳府。

  元斌:字召城,生于洪武20年,任永昌府指挥司,妣沐氏生子燕召,沐氏生于洪武21年。

  佩远:弘治九年入凤阳府为义门巡检司千户长。生子威振。 佩华:迁直隶后入九江生燕信、燕言;佩元回大理州。

  美春:正理之子,嘉靖年入徐州府任佥事,生子德实。

  德实:生子大邦(夭折),大郡,大僳,其后裔世居徐州,至今以传二十余世。

  燕凤翔:美春公十世后裔,谐孙,以儒子,配薛氏生子二,长心典、次心。凤翔公生于乾隆三十五年,卒于道光二十六年,享年七十六岁。幼时不好诗赋,喜武功,随父以儒、祖父谐习练家传武艺燕青拳,以镖行为业,远近闻名。嘉庆年携子心典、心,孙仲、沛臣、忠臣,从山东单县姜双楼投亲薛氏,迁单县薛杨楼。

  赋云 :生于万历五年,万历34年承天府千户同知,子燕武。燕武,官居镇雄指挥使,妣罗氏,子国廷。

  肃公后裔乾公四子陞祖后人基本信息

  燕陞:生于元至正26年,卒于洪武14年,妣孙氏生子燕楠,孙氏生于至正年间,卒于洪武26年。

  燕坤:生于永乐19年,正统12年任乌蒙府千户长,景泰三年任眉州知州。燕氏行生于成化元年,成化18年为雅州府同知,妣李氏,生百铭,百剑,百剑入甘州。

  燕春寅 :生于嘉靖35年,万历九年为古浪守御千户长,妣邵氏,生子燕志。燕志字久成,生于崇祯二年,入凉州,后入关内道西安府,妣吴氏。

  以上资料来源,贵州(燕氏族谱)、 云南(沐王府燕氏族谱 )、山东单县(燕氏族谱)。

附部分燕氏族谱、拳谱、器械展示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