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工艺

孙长书:既然选择了做好紫砂,就不想将就

发布时间:2020-09-02 10:10:36 来源: 紫砂之家 作者:嘉禾

  扎实的基本功,聪慧的悟性,虚心学习的恒心,原来,学习和年龄无关,它只是一种习惯。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在90后紫砂艺人孙长书眼里,融入的是阅历,是意境,更是人生的哲理。于是,对于创作,他总是投入更多的思考和耐心。曾经,打泥片、光身桶、装嘴把……日复一日,孙长书渐渐领悟紫砂的魅力——学做壶或许几月就会熟稔,但是做一把好壶却是长年累月的磨砺。不懂传统,信手复制,紫砂的路上,不会走得太远。“既然选择了做好紫砂,就不想将就”,这是他经常说的话。

1533180992692983.jpg

  年少的时候,父母就给予了孙长书独立的生活习惯和个性。于是乎,少年老成的味道出现在他身上并不突兀。茶如明镜,看似轻盈的薄,实则内敛的厚。紫砂作丹青,气韵灌注在手与泥的运动之中,写意传韵,砂土在紫砂艺人的手里神奇的化作为有生命的作品,小壶中见得无限宽广的心灵意象——这是紫砂带给孙长书的快乐。

1533181013930221.jpg

  今日的孙长书,紫砂技艺与人文艺术结合堪称可圈可点。紫砂花器,源于自然,艺术创作须提炼升华,才会取舍有道。文心妙手,才会境外生象,遵从创作规律,才能将花器之美发挥到极致。孙长书最擅长“梅花”系列:枝干成熟老道,线条流畅自然,细节干净利落,很多藏家惊喜的发现,在紫砂圈里,这位年仅28岁的小伙前途无量。他演绎的一把把气象万千的紫砂壶里,你会发现生活中束缚着的心在茶的浸泡中自由的恢复着,舒展成原本的自我。

  见过许多踏出校园就开始学壶的年轻人,但是像他这样能数十年如一日,安安静静做壶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而且,他又是那么固执地一直做着他喜欢的梅花系列壶。

  观其作品,仿佛倘佯于梅花丛中,芬芳四溢。梅的傲气,梅的淡雅,梅的清秀,尽在他的壶中。紫砂壶不仅是各种文化的综合体现,更是有灵魂的艺术。

1533181030126747.jpg

  他的梅壶,刚劲有力,壶身梅花数枝,疏影横斜,苍劲灵动,似有暗香隐约。观其细节,梅花或繁枝密蕊,或秀雅含羞。朵朵有神,却各不相同。其绰约风姿,仿佛是有温度和香气的,令人销魂。

  孙长书这位年轻紫砂陶艺者在这几年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创作风格上获得了不错的成就,花器上各种变化装饰运用的无所不巧,作品气韵生动、整体协调,并酷似自然生态,维妙维肖,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

  从最初的模仿,到理解紫砂,诠释紫砂,从最基础的打泥条,到最后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孙长书的紫砂之路走得充满了执着,为了更好地创作梅系列,他特意在沪上著名的茶城——上海大宁国际茶城呆了三个月,看各种各样的壶,和茶商沟通交流,反复研究历代名家的梅花壶作品。每一枚愿望种子的落地,都能长成参天的大树,沪上归来的他,在人与作品的相互影响中各自完善,各自完美。

1533181046220700.jpg

  生活中的孙长书,干净细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他喜欢恬淡、朴素的紫砂时光,在他眼里,只要不去多想急功近利,快乐其实也很容易。他写的文字,总是带着淡淡忧伤的文艺范,他喜欢的那些老歌,也总是哀而不怨。想来孙长书的成熟,不是表面上的不苟言笑那么简单的。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用紫砂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若干年以后的他,会更成熟,更优秀!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