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睿,1983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详细]
2020-03-23
大约100年前,鲁迅回到家乡鲁镇,偶遇了多年不见的祥林嫂。此时,他已读过威尔斯出版于1895年的科幻小说《时光机器》,而他留英归来的老朋友吕纬甫,竟然把这个机器带到[详细]
2020-03-20
将近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参加毕飞宇的研讨会,我曾有一个说法,认为毕飞宇是一个“语言本体论的作家”,就是讲他是一个无法被复述的作家。一般来说,作家写了什[详细]
2020-03-19
每个写作者都有一个自己的精神故乡,故乡是写作者观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取景点,也是物质和精神的融合点。孟大鸣的大厂,李清明、学群、张灵均的洞庭湖,冯六一[详细]
2020-03-18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自2004年提出以来,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以伦理选择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理论和术语体系[详细]
2020-03-17
诚如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诗里写的:“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人类就是这样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详细]
2020-03-16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时说:“武汉市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相信,通过这次抗[详细]
2020-03-13
著名作家苏童曾经说过,“谁也不知道作家应该在作品里设置多高的情感温度,但那温度确实是让人真切可感的。”不同作家的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有[详细]
2020-03-12
摘要: “80后”文学是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但相关的研究还遭受着诸多质疑,这种代际划分方式的合理性亟待论证。有研究者提出“城市化时代的青年文[详细]
2020-03-11
文艺政策是引导文艺发展、指导文艺实践、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无疑是重要理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详细]
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