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重点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锦锋:推动宣传工作不断强起来

发布时间:2021-01-21 10:36:06 来源: 广西日报 作者:黄锦锋

      宣传思想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贵港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抓住一个主体,推动宣传工作强起来

  推动工作落实,关键是紧紧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绩效考评、意识形态工作巡察督查等多项措施,不断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重大情况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一方面,完善机构岗位设置,设立专职负责人员,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明确了负责宣传工作的工作机构或专职人员,74个乡镇(街道)配齐了宣传委员。另一方面,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发挥表率作用,主动亮剑发声,推动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

  健全两项机制,推动宣传工作实起来

  工作机制的完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运转效能。通过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一是健全新闻线索实时处置机制。畅通新闻线索沟通渠道,形成新闻宣传“一张网”,推动新闻报道更及时,新闻宣传更有影响力。2020年,全市在中央级主流媒体上稿10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刊发新闻报道21篇,在中央电视台刊播新闻报道72条,《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和《人民日报》报眼报道实现“零”突破。二是健全意识形态沟通联系机制。实行意识形态工作汇报责任制,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工作负总责。市委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动接受自治区党委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指导,借鉴其经验做法,抓好本单位本系统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结合实际,协调组织同级有关单位单独或会同市直有关单位向自治区党委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全市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加强协调配合与沟通联系,优化利用各种资源,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效果实现最大化。

  培育三大品牌,推动宣传工作亮起来

  宣传工作重在创新,品牌的培育,是工作创新的集中展现。一是打造书记宣讲团品牌。持续开展“书记宣讲团”宣讲品牌,形成“市、县、局、乡、村”五级书记联动的宣传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2019年以来,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讲、增强“四力”宣讲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等主题宣讲5000多场,受众100余万人(次),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打造网络问政平台品牌。通过媒体融合,把网络问政平台作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传感器”、汇聚民智的“助力器”、重大舆情的“发散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功举办人民网《领导留言板》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全国研讨会,市委网信办等3家单位被评为“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机制创新单位”。三是打造宣传工作阵地品牌。选择基础条件比较扎实、有一定工作创新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培育和扶持,打造了桂平市南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充分发挥贵港同心圆网络正能量传播联盟作用,确保了好声音强劲、正能量充沛。

  建立四支队伍,推动宣传工作活起来

  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贵港市坚持抓人才、强队伍,推动宣传工作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一是建立宣讲员队伍。举办全市理论宣讲大赛,遴选和培养一批理论宣讲人才,组建了首批50人的全市理论宣讲人才库,覆盖各县(市、区)和大部分市直单位。二是建立文化名人队伍。在全区率先开展文化名人评选,2019年评选出首届贵港文化名人7人,树立起文化引领的标杆。每年重点扶持5名文学创作人员、5个文艺创作项目,积极培育新时代高水平文艺创作人才。三是建立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通过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分队、扩大志愿者注册覆盖面和拓展志愿服务深度,推动志愿服务实现从点单、接单、派单、晒单、评单的全链条落实。四是建立网评员队伍。积极打造核心网评员、行业网评员、基层网评员三支“网络铁军”,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壮大网络正能量。(黄锦锋作者为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