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学术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与重塑

发布时间:2020-12-08 09:34:38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作者:李澍

  作者: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徐晓美,北方民族大学教师 陈文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地位、话语环境、话语体系、话语风格面临着转换与重塑。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地位由主导转向平等

  传统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凭借教育资源的占有获得话语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导向。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可以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精准传递给明确的受教育者,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然而,现在以互联网、社交网站、移动传媒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开辟全媒体时代的已经到来。各类新媒体改变传统媒体的单向传递模式,可以实现“点对点”“面对面”的即时互动,使受教育者也获得话语权,进而实现话语传播主体和受众客体相统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媒体空间中都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的可能,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了对话的平等性。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由封闭转向开放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的载体一般是课堂讲授、报刊、书籍等,单项交流特征明显,也构成相对封闭的话语环境。这种话语环境也较为有效地保证受教育者不受外界干扰,获得较为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然而,各种教育类型的音视频、动漫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网络环境中涌现,传统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已被打破,转变为多对多的传播、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育产品良莠不齐,不断刷新和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急迫原因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由一元转向多元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格,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政治话语为主导的一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规范严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不断涌现。正是理论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和价值体系。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一是需要回应社会现实关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接地气的理论话语来“聚焦中国现实、联系中国国情、回应中国问题,讲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二是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转化来适应青年大学生。全媒体技术创造丰富的话语资源,只要将其有效转化成青年大学生认同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充分利用全媒体技术发挥教学话语的功能。全媒体技术提供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教学话语体系建设展现出对教材的挖掘能力、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全媒体技术的载体能力的综合应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由原来一元的政治话语转向政治话语、理论话语、青年话语、教学话语等多元维度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风格由严肃转向通俗

  话语表达的目的是传递知识和思想。全媒体时代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和习惯,调适和改变自己原有的话语方式,用受教育者更愿意和能够接受的话语来表达和传递教育内容,特别要在话语风格上下功夫,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转变话语表达方式。要在价值表达、生活表达、大众表达等方式上发生转变,善于运用简朴通俗的话语表达深刻的思想,要深入挖掘网络话语表达的优势和受众的学习生活元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动力和传染力。二是转换语境。要营造时代气息浓厚的平等、协商式的对话语境。要创设与时俱进的高质量、思想深刻的话语议题,又要注重接地气的语言描述或解读方式,从而引起受教育者的关注。只有与特定语境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有温度感染人,才有力量影响人。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