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艺术 > 电视

拍《热搜》就是为了上热搜?

发布时间:2023-12-11 10:48:1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余小鱼

 

   不知是不是巧合,年初的《不止不休》、不久前的热播剧《新闻女王》,再加上当下正在热映的《热搜》,今年接连有三部关于新闻行业的影视剧与我们见面了。

  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传媒时代,人们确有必要重新审视传播规律与新闻伦理。然而事实上,这些影视作品的致命缺陷又是惊人一致的:对行业规范和操作流程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以至于胡编乱造、胡言乱语的桥段层出不穷。

  如果说专业性的不足尚可用“艺术的虚构”来解释,那么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一方面,这些影视作品无一例外地标榜自身正在坚守正确的新闻价值和理念,比如追求真相、正义,保持客观、中立等;另一方面,它们又在有意无意间与自己所批判的对象合流,将影像叙事转化为炮制热点、输出情绪、渲染对立。

  最近热映的《热搜》无疑是最典型的例子。这部本该将批判网络暴力、流量为王作为主题的电影,却转头讲述了一个无视行业规范、新闻道德的自媒体博主如何对抗资本与权贵的故事——有话题,有反转,还有“爽感”。或许,拍《热搜》就是为了上热搜,拍新闻就是为了成为新闻。

  新闻题材影视剧“不懂新闻”

  新闻专业性的严重缺失,在《不止不休》中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白客饰演的记者致力于搜集乙肝患者受到歧视的遭遇,但值得注意的是,他记录和传播的始终是采访对象的情绪,而不是用调查得到的客观事实。

  《新闻女王》的狗血桥段更让人啼笑皆非。在公车翻车的现场,记者毫无忌惮地扛着摄像机干扰救援人员的工作;在挟持人质的现场,记者带着嫌犯的女儿冲进去与之聊天;在电视直播的现场,男主播为了为难女主播,不给后者开提词器……很难想象,这些都是时时刻刻把“专业”挂在嘴边的新闻行业精英的所作所为。

  而《热搜》中周冬雨饰演的自媒体主编陈妙,按照设定应该是个久经沙场、独当一面的老手了,但从不明渠道得到了一个女学生的霸凌视频就忙不迭地拿到网上去发布、炒作。没有基本的新闻事实核查不说,还在标题和内容上添油加醋,这不是“很傻很天真”,而完全是对新闻伦理的践踏。这样一个没有底线的“媒体人”竟然会因为同情受害者的遭遇就决定和公司金主对抗到底,这样的转变真是很难让人信服。

  倒是宋洋饰演的公司合伙人何言还保持着一丝清醒。影片前半段他对陈妙吃“人血馒头”的行为保留意见,收到受害者寄来的书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不会是对头媒体下的套吧”。如果陈妙能听他一句劝,也许就不会铸成大错。但是,电影明显把何言作为媒体人的谨慎、沉稳描述为了懦弱、无能的负面形象,反而把陈妙的冲动和不专业塑造成了热血和“正义”。如此颠倒是非的态度,多少消弭了影片所剩无几的批判力量。

  本片结尾处有一大段念白,大意是网络舆论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很明显,这是希望能引导公众对网络暴力、流量为王的现象进行反思。但影片中的整个故事恰恰证明,缺乏基本媒介素养和新闻道德的陈妙们,才是造就互联网悲剧的罪魁祸首。传统媒体自始至终都在电影中处于缺席状态也不是偶然,这是因为本片主创从来就不理解扎实、严谨的新闻调查到底意味着什么。

  陈妙在本片中的台词简直是自媒体术语、金句的大集合,甚至和同事大谈“沉默的螺旋”——给观众的感觉有多违和、有多外行,电影与新闻的距离也就有多遥远。

  缺了“热搜”,就没法拍《热搜》?

  从《心迷宫》到《暴裂无声》,再到《热搜》,导演忻钰坤的着眼点并没有变,还是把镜头对准了身处社会底层群体,用影像表现人性和现实的复杂。只是,如果说《心迷宫》和《暴裂无声》像块粗粝的石头,砸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那么《热搜》更像是一张光滑的桌面,很平整,却没有多少创作的温度。

  这可能也是当下不少国产商业电影的通病:假装挥舞着批判、反思的大旗,实质上只是把社会议题当作诱饵,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热搜》,就几乎集合了当下所有的“热搜”元素。比如,一场校园霸凌案引发的网络暴力,女性互助的力量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在舆论的帮助下对抗“资本”。本片的一众设定也非常符合“热搜”里的刻板印象。比如,大老板一开口就是数以千万计的大生意;企业高管穿着精致,开豪车、喝咖啡,还能一手遮天。

  就连剧情的每一次反转都能精准地踩到“热搜”里的“爽点”。比如,陈妙把粗口留在合同上,以示对“资本”的不屑;关键时刻陈妙的母亲只会说风凉话,父亲是白眼狼,凸显“父母皆祸害”;陈妙在最后的直播道歉中绝地反击,又非常有“大女主”风范。总之,在主题和叙事层面上,《热搜》都与“热搜”高度同构,一切都是为了话题和热度服务——这样的商业化模式是成功的、可复制的,但又是千篇一律的。

  这或许不是《热搜》一部影片的问题。《不止不休》把记者塑造成某种煽动者,是为了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基本理解;《新闻女王》把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扭曲为彻头彻尾的“宫斗”,是为了迎合所谓拒绝恋爱脑、全员“搞事业”的潮流。

  换言之,当新闻题材影视剧本身已经热搜化,又怎么能指望它们会真正反思热搜机制的利弊呢?这也是《热搜》的最致命问题——错的都是乌合之众和自媒体,热搜本身反倒成了最无辜的存在,现实真是这样吗?

  创作者能不能走出舒适区?

  《不止不休》《新闻女王》以及《热搜》还有一个共同点:把新闻事件、社会议题粗暴地简化为个人的善恶选择。人们不该歧视身边的乙肝患者;新闻主播别忘了自己的新闻理想;自媒体博主不能没有良知,丧失维护正义的勇气……

  简单地说,只要能“做个好人”,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这种叙事策略是安全、保险的,但也是乏味至极的。

  相比《热搜》对新闻事件的高度简化,当年的热播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则向观众抛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杀人犯的心理需不需要被大众理解?精神病人能够回归社会吗?媒体如何平衡收视率和社会影响?网络民意是真正的民意吗?

  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反映的是新闻事件背后的现实,也表达了价值观的迷茫与困惑,而不是在输出“陈妙终于战胜了幕后黑手”的爽快情绪,不是在向观众播撒“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廉价感动。

  多年前,陈凯歌的《搜索》虽然遭遇不少吐槽,但从中不难看出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其中既有对人与媒介、法理与人情关系的反思,还有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触及。彼时陈凯歌表示,自己“只提出问题,不给答案”。没想到多年之后,连提出问题的创作者也难觅踪影,剩下的只有对热搜榜和关键词的按图索骥。

  忻钰坤说,希望用《热搜》告诉大家,“在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有时候你了解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你看到的真相也不一定是真相。对于纷繁的网络舆论,大家要保持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个道理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但这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道理值不值得用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来解释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是在复述“正确的道理”、缺乏“破坏力”的文艺作品,终究只是在回避现实问题。那么,创作者到底愿不愿意走出舒适圈,而不是满足于成为下一个“陈思诚”呢?

[ 责编:张晓荣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