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艺术 > 影视题材

评论 | 《凡人修仙传》:修仙世界的现实意义与东方奇观

时间:2025-08-12 来源: 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洪涛

  今夏,由优酷出品,金色传媒、万维猫动画联合出品,著名导演杨阳执导,王裕仁担任总编剧、总制片人,改编自知名网络IP的古装修仙剧《凡人修仙传》引爆荧屏。该剧在优酷站内开播三天即热度破万,登顶多个数据平台。《凡人修仙传》用古典修辞和修仙语态讲述属于当下的凡人故事,作品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浪漫情怀,为今后的题材创作提供了审美参照。

  一

  古典美学、武侠精神与神话叙事的融合表达

  《凡人修仙传》融合武侠剧和神话剧的特点与优长,进而把古典美学、武侠精神和神话叙事推向更为极致的境界。

  武侠世界有着独特且自生体系的文化逻辑,提炼出自由洒脱、行侠仗义、不畏生死、信守承诺、捍卫名节的武侠精神。在《凡人修仙传》里,韩立的修仙之路上,在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之外,被赋予浓重的侠客情怀,实现了修仙封神成正果与扶危济困渡苍生的双向奔赴。如韩立在血色禁地帮助菡云芝得到烈阳花,帮助蒙山五友从黑煞教脱困等情节,蕴含着侠之大者、普度众生的济世情怀,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共谋。

  神话世界以瑰丽绚烂的神界仙境,逍遥奇骏的广大神通、阴森可怖的无间冥界、酣畅淋漓的爱恨情仇,为观众带来诗意而浪漫的未知想象。《凡人修仙传》以自成一格且逻辑缜密的宏大世界观结构天南大陆、重塑三界四洲,用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观,观照人类、观照时代、观照个体,完成关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解构与重塑。总之,《凡人修仙传》融合嫁接武侠与神话元素,有古典美学气韵,有武侠伦理观念,有绮丽神怪传说,为该类题材创作提供了良好范式。

  二

  凡人梦想、现实价值与修仙语态共塑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曾说,神话“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修仙故事,说到底是讲人的故事。《凡人修仙传》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故事结构和人物设置进行重构与优化。真人版《凡人修仙传》的人物塑造更为立体丰满且富有层次感,也更加贴合当下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韩立,出身于寒门,立世于仙界,他没有世家高门的庇佑,也没有灵根天赋的加持,他是普通青年的典型代表。正如第一集里韩立所言:“我踏入修仙界的缘由,竟然是一张饼和三碗面”。“青牛镇五里沟的韩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贫穷限制了韩立这位农家少年的想象,进入七玄门被韩立认为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韩立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实现人生梦想的心理起点。然而,当韩立真正走上修仙之路时,他发现人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值得肯定的是,演员的外型、造型和可塑性,成就了韩立的人物弧光。“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是韩立安身立命的行为逻辑,而“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则是他悟道修仙的终极追求。

  韩立身上有着稚气、英气、侠气和仙气。稚气是指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得道之后的纵横寰宇,韩立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尽管他历经世间险恶、尝遍人间苦难,但是他既没有流于世俗,也没有逐渐黑化,而始终是那个心境澄明的翩翩少年。英气是他在举手投足、眉目流转之间,快意洒脱、英气逼人。侠气是他有着“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侠客风度和德行。仙气是他在得道修仙、游走太虚之间,有一种得大自在、成大圆满的参悟与释然。

  《凡人修仙传》里的情感火苗是克制、内敛和浅尝辄止的。前有韩立与南宫婉的牵绊,后有陈巧倩和墨彩环对韩立的情愫,说到底,情感羁绊是凡人修仙的必经之路和人生试炼。《史记》有云:“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扬名立万、达济天下才是其人生的终极目标。在韩立的字典里,爱情从来都不是关键词,得道修仙“搞事业”,才是他信奉的硬道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当下观众的心理预期。

  除去韩立之外,《凡人修仙传》里的一众角色也都可圈可点。外表清冷却心底炽热、嫉恶如仇的南宫婉;癫狂近乎神经质的鬼灵门少主王蝉;被心魔与执念反复拉扯的墨大夫;在神仙界里经常“摸鱼”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李化元等,都让《凡人修仙传》的世界充满“活人感”。

  三

  实景拍摄、虚拟技术与卓越音效共筑视听奇观

  取景于新疆等地的实景拍摄成为作品的又一亮点。在虚拟影像技术日臻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当下,实景拍摄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追求。实景拍摄的意义在于,创作团队被代入到特定的情景当中去真实感受山川河岳、风土人情带来的心灵震撼,并由此产生更为灵动和激越的创作张力。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古道西风….演员置身于天地大美之中,这和在摄影棚的绿幕前进行表演有着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去往某地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剧中大量的动作场景值得书写。在中国古典武侠动作设计中,“舞武相生”是重要的创作观念,“舞”与“武”有着相似的动作技巧、肢体语言和审美追求。《凡人修仙传》借鉴中国古典舞蹈和武术中的动作、招式、身法与技巧,将舞蹈与武术的元素和神韵融入动作戏当中,在虚拟视觉特效的加持下,完成高手对决、打怪升级等视效的华丽呈现。

  实景拍摄与特效技术的无缝对接让这部作品顺利实现仙界、人界和魔界的场景转化,让实景和虚拟影像之间的渲染与切换更显丝滑。作品在场景设置、服装造型方面,把具有中华文化精神标识的非遗元素和古典韵味融入叙事当中。此外,《凡人修仙传》里的主题音乐和插曲成为参与叙事、营造戏剧情境、升华情绪情感的重要手段,像是《凡心》《瞬间》《蜉蝣志》《上计》等,让声画合一的视听奇观成为东方古典美学范式的生动表达。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影视工作委员会副主席)

  编辑:刘娜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